-
2022毕业生专访 | 苗译丹:徐而有度,沉潜精进2022 Graduate毕业生:苗译丹华旭双语2022年9年级毕业生考入学校:嘉定一中“开放,包容,用心”这是苗译丹家长选择华双的原因。华双的包容,正面的、多渠道的沟通,遇到和孩子相关的问题绝不含糊,让苗译丹家长非常感动。而华双在教学上的用心,对每一个同学的关心和支持,也激发了苗译丹的学习兴趣。在经过了三年学习后,她的努力终于灌溉出了花朵,成功被嘉定一中录取。学生说备战中考的关键:放平心态中考前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样的?中考前的准备阶段是有适度紧张的,但是考试的前两天包括考试的时候是比较放松的,没有很紧张。我对自己的期待是希望可以正常发挥,不要有大失误或者因粗心而出的问题,以平常心去考试。中考结束后,当你看到成绩后,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在我的预期范围内,没有太大的失误,可以说是比较满意的,也算给我这一年半的努力一个答复。初三的学习过程你遇到了哪些挑战?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突破自己的?首先是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大,我是选择放平心态,慢慢来,巩固稳定基础,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从头开始,并且紧跟老师步伐,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和任务,再逐步提高;接着因为考试科目较多,有时会顾及不及,成绩不稳定,我就在每门科目都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每天在完成基本作业的前提下,制定好计划,兼顾到每一门科目,并且非常重视错题。听你的老师说,这次考试,你发挥得很不错,有什么冲刺中考的经验吗?一定一定要放平心态,绝对不能因为一次两次小小的考试而有很大的情绪波动,要透过考试找到自己真正的问题,并感谢珍惜自己在中考前错的每一道题,不止停留在怎么做题,而是为什么这么做。在冲刺期前千万不能松懈,坚持就是胜利,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回顾生活:兴趣与学习兼顾你在初中期间,发展了自己许多特长和爱好,与日常学习有什么冲突吗?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哪些爱好你会继续坚持下去?爱好和学习在作用上绝对不会有冲突,反而会促进我的学习,做到劳逸结合,让我放松和释放压力;时间上确实会有一些冲突,我肯定是选择优先学习,在学好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兴趣。在安排学习生活方面,通俗一点就是该学的时候好好学,该玩的时候好好玩。我有很多爱好,也很喜欢尝试新事物,像书法、羽毛球、滑雪我都会坚持下去。初中你兴趣发展的重心是什么?和你未来的梦想和发展方向相关吗?在兴趣爱好的发展上,学校给予你了怎样的支持?哪个课程你觉得非常喜欢,非常不一般?我以艺术和体育为重心,培养一定的耐心和审美,并有强壮的体魄。未来的梦想和发展方向暂时还没有想好,还是希望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学校给了我很多资源,让我尝试到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学校的羽毛球场、游泳馆、图书馆和很多外请的老师都在客观上给了我很大支持。我们学校特有的阳光下一小时和乐器课我都很喜欢,培养了我的一技之长。感恩华双: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可以讲讲在华双发生的一件难忘的事情吗?记忆犹新的是,百日誓师大会,虽然没有非常隆重,但是也是我备战中考的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当时其实是有一些疲惫和懈怠的,压力也很大,我们在教室里看励志的视频,听校长给我们的讲话,鼓励我们,校长也给了我们一些方法,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中考的意义,让我对中考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不再单单把它看成一个考试,而是看成开启我人生新阶段的机会,让我明白了中考不是一个坎,在我的人生中还有很多考试和机会,不留遗憾,不负韶华才是最重要的。百日誓师大会后也迎来了漫长的疫情,在疫情期间我始终铭记校长和老师的话,以梦为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疫情的这段时间里成绩突飞猛进。初中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和你的成长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是无法排出一二三的,每一位华双的老师都是我一辈子要感谢的,他们都在初三这一年给我了极大帮助和支持,也付出了很多,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像马丽老师和韩雪老师都会在我有情绪波动的时候开导我,给我好的方法和建议;再如颜燕荔老师、杨茜茜老师和蔡婉琴老师每一次都是精心备课,想尽一切办法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一对一地辅导我,让我的成绩有很大提升;戚金涛老师非常信任我,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用费尔曼学习法,通过给同学讲题,使我对解题方法和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通彻,我的物理成绩提升的很快。展望高中:带着华双的理念前行高中已经开学近一个月,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对高中生涯你有怎样的规划?高中的课程紧张而有难度,但是十分幸运,在华双老师的辛勤耕耘下,培养了我对学习的极大兴趣,让我能快乐地享受学习。高中生涯希望我可以保持初三的状态,向理想靠近,带着华双的优秀教育理念在嘉一发现自己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家长说看到孩子收获优异的中考成绩,您最喜悦和感动的是什么?终于非常确定地看到了她内在的驱动力,学习已不再是负担。很幸运这样自发的学习动机是在华双得到激发的。听说,您曾经在国外发展事业,就您的经历来说,您认为国际化的教育对孩子有哪些益处?西方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起步的比我们早很多,他们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当然值得我们吸收,所以尝试国际化的教育其实是占了大便宜。但我们是中国人,在强势的西方文化中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有对自己身份(identity)的认同,不然就无法自信地融入这个目前还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我感觉到华双正是在帮助孩子朝这个方向努力。您选择学校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开放,包容,用心。在您和学校、老师的沟通中,有哪些打动您的点?华双的包容,正面的、多渠道的沟通,遇到和孩子相关的问题绝不含糊,真的让我们家长非常感动。特别是老师们真的很棒,我一直说如果学校可以选择的话,老师真的无法选择,很幸运,在华双我们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在您眼中,苗同学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您希望她哪些方面,未来更加有突破?心理素质不错,情绪调节能力强。将来希望她能更加的持之以恒。孩子青春期时期,您和孩子产生过矛盾吗?是如何解决的?主要还是对学习习惯上的一些争执。比如我们一直坚持让她整理、重视错题,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一开始她不太配合,那我们就帮她整理,直到有一天她自己认识到这样带来的好处,就主动去做了。说到底,青春期的孩子最终还是要她自己接受,家长只能引导吧。面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您是如何引导和开导她的?青春期的孩子肯定在方方面面会遇到很大的心理冲击和挑战,比如交友方面、自我认知方面,我们也都有过同样的经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她愿意跟你讲出来。那一旦她尝试跟你去分享的时候,特别是第一次,就一定要耐心地倾听,表示理解、共情、认同,然后在交流中再顺势下“药”。随着孩子的成长,您觉得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产生了哪些变化?您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女儿说?我感觉自己更多从一名孩子的管理者、监护者转型到了为孩子保驾护航的服务员。方向盘已经在她手上,道路崎岖艰险的时候,我们最多提个醒吧。最想对她说的还是一定要开开心心,做最好的自己。老师说班主任眼中的苗译丹是怎么样的?苗译丹同学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对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能自觉遵守,在校期间,热爱学校生活,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人真诚而且容易与人相处,默默为集体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学习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徐而有度,惯于沉潜精进,不骄不躁,学习上日有新境,渐渐显山露水,初露峥嵘。尤其是在道法课上分析各类问题,条分缕陈,主次分明,协理各方观点,常有独到的一家之的一家之言。该生在写作上十分有天赋,书写端正,字体大方漂亮,作文语言灵动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面对困境,她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勇往直前的拼搏,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有勇敢而坚决的行动,无论是什么任务,都能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完成,决不半途而废。她是我们的骄傲,同学的好榜样。期待着苗译丹同学在新的学习阶段乘风破浪,拥有锦绣前程!---班主任 颜燕荔
-
焦煜飚:“魔鬼星期三”造就的非典型学霸,在南洋理工为学弟妹送来锦囊妙计2022 Graduate毕业生:焦煜飚录取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UCL,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录取专业:电子与电气工程,数学与物理科学HL:Math AA, Physics, ChemistrySL:Chinese Literature, Economics, English BEE选题:Does the final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of a Dyson sphere model made out of aluminum foil in daily conditions agree with the predicted temperature of theoretical black body? 日用铝箔制作的戴森球模型最终平衡温度与理想黑体的理论预测温度是否相符?高中主理社团:戏剧社,骑行社,TV station,SCI科创社组织与参与的活动:E house captain学院领袖,ROSE学院之夜组织,vlog比赛:我在华旭双语的一天发起组织,戏剧节演出, HSSA创办者之一,USAD小队队长,NEC小队队长获奖情况:2021 USAD 团队总分铜奖,个人全国经济铜奖;2021 NEC个人总分全国铜奖;2021 AMC 二等奖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位居第19,是亚洲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在QS《世界建校不满50年的大学排名》中,南洋理工大学更是连续5年位居第一。能收获这样一所世界顶尖大学青睐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在这样一所大学就读,又有什么体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华双2022毕业生焦煜飚的故事。珍惜当下,努力成长你有最喜欢的格言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我最喜欢的格言之一是Carpe diem,采撷今日,也就是珍惜当下的时光。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是在Yasmine老师的英语课上学习电影死亡诗社的时候,剧中的老师在教写诗的课上,让学生们摒弃教科书中的框架、格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种种,这样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诗篇。在清晨起床的时候,午后困倦的时候,傍晚闲暇的时间我间或想到这句拉丁格言,以乐观的态度来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在愤懑或者怠惰的时候,珍惜时光的信条也让我多次振作起来,把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作为科学院学生领袖带领学院获得2020学院分评比总冠军,Make Einstein(House) Great Again!这句话也是支撑我度过每个“魔鬼星期三”的动力。每周三我都有物理、化学和数学课。沈波老师的物理授课发散而抽象,王茹老师讲的化学概念和定义具象但是很密集,何思佳老师教数学博采众长,各种奇形怪状的算符和标记法既抽象又数量巨大,知识点像马克沁(一种重型机枪)一样一刻不停地在课堂上扫射,解题技巧则和流弹一样四周飞舞,稍不留神就会因为掌握不当而做不出题目(八十分钟从introduction to complex讲到De Moivre’s theorem的恐怖密度,不过何老师还是教得很好的)。2020届学长与沈波老师VS本届毕业班与沈波老师,沈老师人气一如既往在我每周三经过一上午的物理化学HL课“摧残”后,又想到下午还有两节数学HL,疲惫不堪地瘫倒在student lounge的沙发里的时候;我都会想起‘Carpe diem’这句话,然后把自己拽起来去好好吃顿饭(尽管饭菜质量有待商榷),玩一会儿乒乓球,调整状态再战一下午。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我在晚上回忆知识点的时候,总会被那天学习的知识量震惊,同时对自己学会这么多东西感到高兴,庆幸我跟上了那天的课程。再比如说在DP1下的期中考试失利后,看到成绩单的我满脑子都是“完了完了,预估分完蛋了”,一边在房间里踱步一边惴惴不安地拷问自己。但是采撷今日的信念和实用主义的信条又告诉我这样除了破坏心情之外毫无意义,于是我回到书桌前开始复盘扣分的点,对于不懂的地方定点学习,一边在心里藐视上次的失败,一边在手头上重视答不出的难点,把阴霾抛到脑后。终于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扳回一城。科创社生物实验另一句我喜欢的话是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我个人有一个看法,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我对学院里组织各种活动很有兴趣,高一的时候也参与了其中一些,因此我在DP1的时候参选了E house的Captain并且高票当选。在学院的工作里,我学到了群体活动组织的方式方法,同时也意识到它和个人学习的区别。要成功地举办一次活动需要周密地准备和充分的计划,随着人数的增加,不确定性的因素也会被放大。不过这是一个很有乐趣的过程,学院的氛围也很友好和热闹。提到个人的社团生活就绕不开戏剧社了:本人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的人物,从十年级校庆和李心源同学“卖鸡蛋”开始,到多次在戏剧节上表演,再到DP2最忙碌的时候于《暗恋桃花源》中客串,可以说戏剧贯穿了我华双生活的始终。排练时的无数次笑场,临时准备道具时的会心一笑,舞台上的专注和谢幕后的满足,无数种复杂而单纯的感受织成了我的戏剧生活。骑行社活动照片Study hard, play hard祝贺你成为南洋理工的一名新生。大学让你留下最深的一瞬间印象,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我想应该是图书馆里所有人都在埋头学习的图景吧。在八月初开学的第一周,当我走进学校最大的图书馆时,一眼望去,几乎找不到一张空桌子。我当时对旁边的朋友说:“刚开学就这样,看来期末咱是泡不了图书馆了,在自习室学吧。”说实话,图书馆恐怖的上座率让我大为震撼,来之前只听说南大学风比较严谨,学生比较勤奋,想不到居然卷到这种程度。入学的一周时间,南大“卷”的画卷就缓缓展开了。南大的卷不止体现在这一个图书馆,我去过学校里三四个别的图书馆,上座率同样惊人;哪怕是在周六的时候,图书馆也能维持惊人的半满。我走进“reserve“区的时候,基本都能看到有人在翻阅馆藏。在逛过图书馆之后我就意识到,想在这个地方立足恐怕需要费一番力气,和一群有天赋而且夜以继日地学习的人竞争,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来我需要更上一层楼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图书馆爆满的同时,南大的球场,体育馆和酒馆也人满为患。而且据我所知,这里面的人和图书馆的人重合度很高。此外,宿舍活动室常有的集体活动,club house的喧闹和music room总能听到的乐团排练也表明这里的生活不止有学习。虽然课程进度很快,但是大家还是能排出时间来拓展课外活动,让学习和生活相平衡,是一个需要长期达成的目标。给学弟妹的锦囊妙计:专注学习,保持心态可以给 G11 、G10的准备留学的学弟学妹两条锦囊妙计吗?我分享一下我个人觉得很有用处的两点吧,第一点就是要有效率、有取舍地进行学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把茫茫多的事情全都做的尽善尽美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合理地分配精力,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却可以用小很多的投入获得近似的产出。具体来说,如果第二天有一场成绩占比10%的quiz,但是当晚有一个另一个学科占比很小的assignment,那么就可以采用弃卒保车的策略,assignment设法写邮件延期或者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专心复习考试,这样子就算assignment的分数有些损失也不会超过quiz对于总分的贡献。南洋理工李伟南图书馆外景这种策略也可以用到实验报告、论文的写作里,先完成大体的结构再改善细节;或者用在学科之间,把重点放在分数在boundary上下的科目,或者薄弱的科目上来提高总分。我个人来说中文文学比较薄弱,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这里也要感谢张丽苹老师的指导,最后也得到了理想的分数。第二点就是关于心态的了,在大学申请的过程中,DP2的各位还需要兼顾模考成绩,EE和IA的写作,压力不可谓不大。如果这个时候因为offer的得失而忐忑不安,精神状态就会变得很紧张,这既不利于学业也不利于健康。所以我建议在做了能做的事情之后,可以把心态放宽一点,不要太计较单个offer的得失,毕竟担心也没用嘛!DP2的时候,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比如慢跑、乒乓球之类的放松心情,调整状态,要是长期紧绷的话不管精神多坚韧的人都顶不住。最后,预祝各位升学顺利,要是有来南洋找我的也热烈欢迎!老师眼中的他沈波老师,您是他的班主任,您印象中的他是怎么样的?焦煜飚在我校的成长体现了华双全人教育的理念:热爱学习且知识渊博;焦煜飚不仅保持了优异的课内学术表现,而且对科学、工程和文学等学科保持强烈的兴趣度。他保持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物理EE论文的灵感来源于著名物理学家戴森的科创幻想。在我的课堂上,他乐于参与“发散”的讨论,并能就相关知识点进行新的延伸和拓展。时间管理和积极规划:刚进入我校,焦煜飚就明确了申请方向为理工科,并开始了相关学术和活动的准备。他参加了数学和物理的竞赛,进行了计算机公司的暑期实习;在选课方面,数理化三门HL的课程能够申请几乎所有大学理工科的专业。焦煜飚很好的平衡了DP课业、课外活动、学术竞赛、社团活动和标化考试,这不仅得益于我校提供的全生涯规划课程,也体现了他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主动融入校园文化:在学习上焦煜飚是一个楷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上他也积极参加。焦煜飚是我校E-house的队长,带领整个科学学院的同学赢得了学期最佳表现;他是我校戏剧社的台柱子,为大家奉献了多场精彩演出;他多次在高中部晨会向学弟学妹倾囊而出分享高中学习和大学申请的锦囊妙计,也经常在考试前夕为班级同学答疑解惑,大家都尊称他一声“焦老师”。在华双的三年,我不仅见证了他学霸的“为学”一面,也欣喜的看到他在为人为事方面的迅速成长。
-
2022毕业生专访 | 突破最“热”中考,圆梦上海“四校”的她说:双轨制让我更全面毕业生:李卓心然华旭双语2022年9年级毕业生考入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英才班)说到最初选择华双,李卓心然妈妈说,自己是看中学校的氛围和双轨制,兼容并蓄,因材施教,以及“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怀着“让孩子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期许,她将3个孩子都送入了华双学校。这个暑假,四年前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李卓心然在2022这个最“热”中考季,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英才班。这一路,她有怎么样的故事?挑战从决定参加中考开始坚韧,极有内驱力和规划,这是李卓心然妈妈对女儿的评价。在她心中,正是凭借着超出常人的坚韧,让女儿能在小学,就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多起来练习长笛,让自己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小学毕业时成为校乐队长笛首席。也正是凭着这份坚韧和向上的内驱力,让李卓心然在决定参加中考后,用一年半的时间埋头追梦,最终考上了梦校。在准备中考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挑战吗?在初三的学习中,我经历过一模失利、成绩忽上忽下以及轻微偏科的无力。但感谢我的父母以及老师,在我发挥失利给予我安慰与鼓励,增添了我的信心。面对偏科的问题,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薄弱的学科上,下课积极去找老师问未理解的地方,课下自己再找一些课外题目练习。同时给自己定小目标,一点点累积,慢慢进步。在刚决定参加中考时,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成绩,经常会有迷茫的情绪。在初三时,我们还遇到了中考改革和疫情带来的线下教学中断,这些时常给我带来焦虑,但是在龚校长和老师们的鼓励下,我的信心也不断增强,能够很好地专注于我的目标,期待自己能够突破自我,在中考中取得较以往最好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在最后冲刺中考时,有什么心得吗中考前一周左右,我就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改善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模拟练习。老师安排的模拟考试我都会认真对待,提升自己的专注度与效率。另外,我会适当练习一些老师布置的选做作业。中考前两天,还可以把会考到的学科的课本从头到尾翻阅一遍,很有可能就会“押中”中考题。对未来充满期待看到中考成绩的瞬间,是什么心情?非常惊喜和激动,因为这是我先前从未达到的高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在最后冲刺中考时,有什么心得吗?华双的校训“学为日进,人为日省“首先唤起了我心中对赤砖绿茵的想象,我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美好且精彩的事物,在经历成长洗礼的同时,我了解世界。我的心智变得比以往成熟,心态也比刚入学时更佳。面对困难,我不再是一味爱哭和退缩,而是能坦然地面对挫折并且有信心可以战胜挫折。在初中阶段,你最想感谢的老师是谁?很多,如果没有校长的鼓励与陪伴,没有任课老师的指导与关照,我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在其中,我特别想提到马丽老师。中考前我曾常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她会邀请我坐在她旁边听我倾诉并帮助我释放心中的压力,也会与我一起探讨对未来的计划以及分享各自的观点。这些倾听帮助我卸下了很多不必有的焦虑。在备战中考的时光里,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于我个人而言,最难忘的是中考前3天,校长亲自为我系上祝愿“中考大捷”的红绳。在每场考试开始前,龚校长都会在考场都给予我拥抱,减轻我心里的紧张和不安。她叮嘱我,感到紧张时就摸摸这根红绳。今年的数学题很难,我考试时不由自主地轻摸那条红绳,感受到了龚校长的鼓励,也顺利地做出了数学的大题。在华双,除了学习,你培养了什么兴趣爱好吗?初中我兴趣发展的重心是全面发展(爱好与学科),这与我未来希望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息息相关。学校也一直支持我探索艺术的不同领域,比如让我使用大厅里的红钢琴演奏,让我可以在新年音乐会上吹奏乐曲,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很多艺术表演。你对自己未来的高中生活有什么期待吗?期待高中生涯能够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以及通过高中三年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心态,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在未来三年,我将保持初中四年在华双所养成的好习惯,带着华双赋予我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更加勤奋踏实,向着自己理想大学而努力。班主任寄语李卓心然同学是一名综合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她沉静不失灵气,温雅不失坚强,她为人诚朴,品行端正,遵规守纪。她在我校四年的初中生涯中,刻苦努力,孜孜不倦。对待学习谨慎刻苦,学习兴趣浓厚,每每遇到问题总是积极探索,精益求精。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勤于实践,是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在我校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她渐渐懂得自己肩负的使命感。作为学生会副主席,她曾多次参与校公益活动的组织,在九年级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团员后,更是积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毕业了,请你张开翱翔的翅膀,执着地去追逐理想。带着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勇敢前行吧!校长寄语没有什么能比学生今天的成长,更令老师们骄傲和自豪。李卓心然用中考这样的挑战,来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华双学子的优秀。李卓心然同学在华双四年的成长,让她今天以华双为傲,明天华双将以她为傲!
-
何凯恩:什么叫“敢挑战"?他说,快乐地去做 困难的事敢于挑战 敢于冒险·编者按:国际部的学生们是华双玫瑰园中最独特的风景线,这片教育乐土见证了他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个进步。Storytelling of ECNUAS Learner Profile系列记录了各位同学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成长。今天,让我们走近--G12何凯恩同学的故事。何凯恩 Cairns He高中主理社团:足球队组织与参与的活动:学院领袖O House Captain、高中部足球队队长、China Thinks Big (CTB) Pentafish小队队长、HSSA成员、高中部戏剧节、公益社-光盘行动、学院之夜House Night策划、足球队比赛组织获奖情况:2020柴可夫斯基AMUMGK国际钢琴公开赛二等奖China Thinks Big 2020-2021全国展演二等奖China Thinks Big 2020-2021全国站慈善活动奖China Thinks Big 2020-2021全球站入围奖学院的意义:我们,在一起————2019年9月,已经在华旭双语(原华师双语)学习四年的我顺利成为十年级的一名学生。在学期之初,学校将全体师生分到了艺术R、体育O、文学S、科学E四个学院里。我还是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了解到学院制度的。在电影中,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由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斯莱特林四个分学院组成。其中,主人公哈利被分院帽分配招收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学员的格兰芬多学院。同电影中一样,我们的学院之间会有各式多样的竞赛比赛。我们同学院的学生需要同甘共苦、共同进退。通过活动,同学院的学生会加深了解,增进友情,并在各类竞赛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凝聚在一起,感受团结共进的无限力量。选举开始了...————尽管魔法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学院系统却应用于现实世界中。学院系统很受欢迎,它不仅限于哈利波特宇宙。就像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一样,华旭双语也有四个学院,R、O、S和E,还有四个以不同领域名人命名的学院。我被分配到以传奇的洛杉矶湖人队中锋沙奎尔奥尼尔命名的沙奎尔奥尼尔之家。这对于热爱体育的我,再合适不过了。在第一届体育学院大会上,两位学院院长Arnold和Emmett老师举行了选举大会,我荣幸当选为学生领袖。选举学生领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区意识和学生领导力。学院领袖是学院系统背后的驱动力和协调者,正因为有了这个角色的存在,让我们在高中生涯中扮演着积极正面的角色,还培养了在未来人生中长期受用的品质。何凯恩在球场上驰骋比当选更重要的是--奉献与责任————由于学生院长的选举,Arnold老师建议院长可以从九年级和十年级中选举出几名学生。因此我也符合了选拔条件,所以参加了选举。当时我的大部分选票都是从我的同学或聊得来的朋友那里得来的,也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是学校足球俱乐部的成员,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参加比赛,从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在不断的比赛练习中,同学们了解到我也是个负责任、敢于挑战的人。刚当选时,我很有压力,担心我的能力不足以承担这样的责任,无法充分协调好同学与老师的关系。因为对我而言,学生领袖不仅仅是一个头衔和一个徽章,它需要的是在未来几年的我要奉献、要以身作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已不容许我再这样纠结下去,我冲破自己内心的桎梏和胆怯,勇敢踏出了第一步。当我走过这些纠结之后再回头看时,我从这次选择中获得的经验是不可估量的。何凯恩在毕业典礼与校长合影当理想遇到现实————在被选中后不久,我们几个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领袖就展开了第一次会议,当时我们决定举办一次以整个高中部全体师生都为之受用的活动。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一直针对活动方案展开讨论,不过,由于时间紧迫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我们被迫将这个活动往后推延,并先进入翻译和制定校规这一环节的工作。在翻译和制定校规时,我开始对学生领袖(House Captain)的身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体会。由于我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我的视野变得开阔,还发现原来我有很多不会不懂的事情,所以我开始更认真地学习。我需要在各个方面锻炼提升自己,加强自己的组织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我也开始不断思考,我们做出来的决策是否能够让绝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信服。举个例子,在校规修订时,我会先去思考,这条校规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纰漏,但是当这样的校规落于实地时,是否真的适合师生们?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从制定人的角度转变为受管理者的角度切身体会,当我在学校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我会不会认为这条校规非常离谱?会不会对这一条校规感到不满?这样的意见反馈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想法,提升了我的号召力。我代表同学们,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何凯恩参加戏剧节此外,在宣布一些决定的同时,我也开始考虑每个人的感受。比如因为某些同学们的某些行为导致我们学院扣分,我要怎样做到让大家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很恶劣的同时,还兼顾到在这之前有出现过类似问题并改过自新的同学的感受。尽管这样的思维方式对我而言是陌生而崭新的,不过我还是坚持在进行一些重要决定的时候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对他们的需求进行思考,扩展自我思考的深度和维度,也让我得以成长、成熟。毕业典礼和伙伴们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在2020年的寒假期间成为了学院的正学生领袖(House Captain)。而此时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再次将House Night的活动进行推迟,当我们再次开始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已经是同年的九、十月。由于人员的更迭,很多学院都更换了院长和副院长,到最后我发现我是唯一一个同期还在任的学生领袖(House Captain)。作为唯一连任的学生领袖,我在学院之夜策划中承担起更多责任。包括传递我们之前的组织计划以及我们之前已经完成了的一些事。在离正式举办活动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和我们不断的审核检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预定大巴车前往主校区的路线,节目时长、抽奖环节的安排,自助餐的座位安排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这个时候,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让活动照常进行,我们所有的学院领袖都有做出表率,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包括之前的学院院长们也都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帮助我们,也缓解了我们的压力。最终,第一届学院之夜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学院之夜由学生策划组织,并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平台,也成为我们学校的传统活动。毕业足球赛成为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总的来说,哪怕当时的我还没有准备好扛起这一份责任,但随着我不断的策划组织各项活动及协调我的双重身份,对这一身份的认同感以及从副学生领袖到正学生领袖的转变使我成长了很多:从没有任何的组织经验到后来迎刃有余、合理安排每项任务。我成为了全新的我。如今回头去看,我真的非常感激当时的机会,也为能够拥有并珍惜这样的机会感到庆幸,没有这次机会,很难想象到现在的我会不会还是跟以前的我一样没有什么改变。我向自己证明了我可以做困难的事情。以前的我倾向于“安全行事”而不是寻求新的冒险,而如今的我更加自信,也更加勇敢。有时未知让我感到害怕!如果我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在采取行动之前计划好一切。今后我想我会成为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因为新的经历可能是新的成长机遇。如果我抓住机会,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最后想用一句莎士比亚的名言与大家共勉——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出发吧!敢于冒险的人!
-
石世涵:相信坚毅的力量坚毅GRIT从一堂班会课开始回忆起孩子刚进入华双的时候,石世涵的妈妈想起了第一次家长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班主任沙灵敏老师在一次家长会分享了一本书《坚毅GRIT》。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认为:“若要成功,坚毅的品格比智商和情商更为重要!坚毅所蕴含的力量,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潜能”。石世涵的妈妈非常认同这本书中的理念,也相信坚毅的品格可以从儿时开始培养,为人父母者应无条件地爱孩子、支持孩子,经常给予他们正面鼓励,让他们学会坚持、学会直面挫败,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人生哲理。“若要培养坚毅的品格,我们就要让孩子找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坚持练习,用内在的热情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石妈妈心中深思。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开始幼儿时期,妈妈和他亲子共读,上小学后过渡为自主阅读。后来再大一点,阅读的维度扩展开来,他们陪伴石世涵去往上海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在各类展品和文史资料中滋养孩子的历史、人文、艺术情怀。通过小学阶段坚持的阅读和扩展思维,石世涵在阅读和参观中,知识面不断地扩充,提高了理解能力、思考能力,锻炼了演讲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在他身上,生长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兴趣出发,他开始了自己的成长探索。团队 Team从橄榄球中懂得的意义而在石世涵的学习过程中,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加入橄榄球队。从开始接触橄榄球,他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包容、什么是荣誉。他说:“一开始我打的并不是特别好,很害怕撞击。由于橄榄球注重团队配合,一个人犯错,可能就会输掉比赛,因此我非常不自信。后来我同班的伙伴们也参加了校队,还组成了橄榄球四人组,和大家一起训练,一起比赛,我们互相鼓励,才让我慢慢拾回自信。还记得有一次在比赛中我没有接住球,失去了达阵得6分的机会,大家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各尽其责,把那6分又追了回来。打橄榄球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领悟了教练说的‘永远要相信你的队友’,这句话的意义。”后来的石世涵从腰旗、TOUCH到美式装备橄榄球,他的球技在慢慢提升,五年级的时候,他当选了小学部校队队长,在后来的比赛中和队友们一起在多次的校际联赛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可以说,打橄榄球的经历培养了他乐观、坚持、合作和永不放弃的品质。策略 Strategy学习如打球打橄榄球时团队成员会预设目标,设计战术,比赛后分析总结。在学习时,石世涵也发现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当我们有目标感,就不会无所适从。”他说,上学期他的目标是:不遗漏错题订正,同时把所有知识点都记牢。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上课时候到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集中了,课后也会及时完成作业和订正。并且,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就大胆向老师提问,及时消灭问题,不要让一个问题影响后面的学习。除了设立目标,橄榄球带给他的永不言弃的精神,让他在面对学习问题时,也能勇敢面对。“当我考试没有考好时,我不会轻易放弃,我会先自己分析问题,再请教老师,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石世涵说:“学习就像是一场橄榄球比赛,你是队伍的主力,老师和父母就是你的队友,他们的每一次叮嘱和教诲,就像是一次次传球,对手的一次次防守战术就是学习中的难题,最后在自己的努力和队友的协助下,战胜困难,成功冲进得分区,实现达阵的目标。我很喜欢冲刺的过程和得分的快乐,也很享受学习中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并超越自我的喜悦。”未来 Future毕业那天的话2022年小学部毕业典礼上,石世涵作为荣誉毕业生代表,在典礼中演讲。在他的心中,华双是一所开放、自由、包容的学校,同学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风采。母校提供了学子们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己的舞台,见证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诚挚地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感恩:“谢谢您,我的老师们,您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给予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思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上课时,您总是认真倾听我们提出的问题,鼓励我们勇于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不同的见解;写作时,不管我们多么天马行空,您总是微笑地赞许我们,让我们更加大胆地进行创作;下课后,您爱与我们谈心,用心倾听我们成长的烦恼;课余时间,您支持我们发展各种兴趣爱好,为我们的各项比赛加油喝彩……”除了对老师的感谢,他也十分感恩父母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伙伴们带给他的温暖与力量。接下来他会继续在华双初中部学习与成长,“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把坚持当做一种动力,把乐观当做一种态度,把优秀当做一种标杆。”这是他在迈向未来旅程时,希望与大家分享的箴言。让我们也祝福他,在母校的怀抱里向下扎根,向上成长,蓬勃如榉,灿烂若玫,用充满朝气的激情去拥抱明天,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
祝融:四年蜕变,成长为人初遇华双 心生向往祝融主持毕业典礼眼看着时光细水般流过,脑海中回忆着华旭双语生活中的那一点一滴,仿佛游鱼一般拥簇进我的身体,让我从懵懂的少年,蜕变成了成熟的自己。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记得在2017年时,我进入了华旭双语。红白相间的主色调,近乎完美的硬件支持,还有那多姿多彩的多元化教育风格,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许只是当时懵懂,但是幼小的心灵望去,看到的不是灰白的墙壁,而是比彩虹还缤纷的乐园。老师们的温柔体贴,让哪怕有些在热闹场面格格不入的我,也能欢快地融入这个大家庭。小学生涯画上了句号,初中,才刚刚开始。自主学习 降低压力在学习成绩方面,母校不会对我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学为日进,人为日省“,自律自主学习的理念早就刻在了我们心里。正确地了解了”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之后,学习的动力又怎么会缺乏呢?老师留的作业哪怕在中考前夕,也不至于熬夜————熬夜只不过是我们自己附加的任务,让人痛并快乐着。但是,我的进步不会因此停下脚步:没有人会。我的记忆犹新,开学以来第一次考试是英语,那是我在学校成绩最低的一次,红色的叉过于耀眼,我不忍心睁开眼去看它。悲伤置换出了奋斗,我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越战越勇,仅仅第二次,我的成绩就上升到了满分。但不管怎么说,成绩还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母校带给我真正的蜕变,在它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余音绕梁 能力上升华旭双语倡导同学全方面提升,而我成长路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楼的老伙计———那架红色的长江三角钢琴。印象非常清楚,开学典礼的大剧院里,校长的笑容映衬在明亮的灯光下:“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一门乐器!”“我在学校的大厅里面购置了一台钢琴,红色的那个,你们可以带回去看看,不要怕弹坏,弹坏了校长再买一个!”当时连五线谱都认不得的我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架钢琴,像一只猫小心地盯着一台电脑,探索着它的功能。从此,每天晚上,我都会对着手型,一点一点地摸索我最喜欢的歌的健位,夜晚的华旭双语伴着星星点点的钢琴,就这样进入了梦乡。参加数学与音乐的跨学科活动这一弹,就是四年。那首曲子我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余音绕梁三日,绝对不是夸张。甚至我紧张时都会到楼下的钢琴那里去,弹上一曲。那架红钢琴,在我的音乐世界里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光照了进来,直到阳光普照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音乐水平得到了提升。也许,我在华旭双语的故事结束了,但这所学校培养了我的音乐能力,让我受益终生。恩师相助 平步青云中考前一天校长为学生系红绳祝福能够在华旭双语取得一定的成就,绝对和培养我的各位老师脱离不了干系。我非常幸运,来到这所学校后,老师们的温柔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六年级的时候,生动活泼的教学课程和视频无不激起了我学习的兴趣,而课后较小的压力不仅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丰富其他技能,还让听课效率倍增。老师们在我们刚步入学校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不排斥学习,也学会了提高学习效率来获得更多自由时间。老师们的耐心正是帮助我们平步青云的最大一级台阶。每次有不懂的知识点,我们都会刨根问底地询问老师,老师总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一一解答;每当我们想到一些新点子,“温故知新”时,老师便会与我们一起探讨,掀起头脑风暴;每当我们遇到难题,无法攻克的时候,老师不仅会进行解答,还会地毯式地搜寻确认我们是否有相关的知识点遗漏,确认完了才会“放我们走”……就这样,在老师燃烧着自己所创造的光明之路上,我们向前走去,时刻感受着温暖。我相信,这些老师们绝对是我人生中影响我最深远的人,我十分感谢他们把我引领上了一条阳关大道。多彩活动 丰富生活《声临其镜》英语配音比赛活动华师旭双语多姿多彩的活动不停地伴随着我成长。时装秀,英语配音赛,华师好声音歌唱比赛,非常6+X知识竞赛,李杜杯诗词竞赛,诗歌集市……数不胜数。从中华传统文化,到外语的趣味应用,再到艺术,数理化……,在我看来,“全面发展”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们刺激着我们的脑细胞,让我们在良性竞争中长大,不仅在各个方面刺激着我们的大脑,促进学习,还让我们早早就意识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华双好声音》英文唱歌比赛活动不仅是单人赛,团队的比赛也在学校有不少。由于多人一组,小队成员的磨合训练都成为了成长宝贵的记忆。一起排练,一起找资源,一起克服难题,化解矛盾,一起表演,最后到一起夺冠……团队合作的能力就这样被培养了出来,深厚的友谊就这样形成了。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我的学校生活,更丰富了我的成长经历。作为我的初中母校,华旭双语在短短的四年里给予了我太多,诗歌创作,绘画,体育锻炼,价值观培养……根本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容得下的。它不只是让我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好学生”,更通过各种方法把我培养成了完整的“人”。这四年成长无疑引领我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瑰香为墨,榉枝作毫,我将牢记华旭语的教育之恩,在青云之上,写下我的豪情壮志!
-
李默语:这才是冒险的乐趣!在变化之学中 探索创新编者按:国际部的学生们是华双玫瑰园中最独特的风景线,这片教育乐土见证了他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个进步。Storytelling of ECNUAS Learner Profile系列记录了各位同学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成长。Chemistry is about to TRY化学是变化之学。体验创造的快感,想象粒子的碰撞,感受能量的传递。从微观的粒子到宏观的晶体,小到电子的震动,大到生命的拨动,生命始终贯穿其中。他由美丽的数学语言书写着,与其他科学密不可分,交叉相融,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哪怕一千分之一在十年前,我对化学的了解微乎其微,不过在那时候,我十分喜爱那绚丽多彩的烟花和震耳欲聋的鞭炮。2012年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在十年后我竟然有着自己的小实验室,零花钱拿来买化学试剂和仪器,自己制造一个小型的烟花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我更远大的志向是要探索不确定的东西。科学家们都有着深谋远虑的品质和坚定的决心来处理各种不确定性;独立和合作,探索新的想法和枯燥的重复。他们知道失败是一种可以从中学习经验的经历,培养承担风险的能力是重要品质。化学与摄影结合培养这种品质使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变得更有弹性,并获得成功的关键。诺贝尔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有一千个想法,但只有一个是好的,我就满足了”。冒险打开更多可能几年前,当我上中学的时候,科学在我的生活中并没有扮演重要的角色。相反,我对社会学更感兴趣,比如历史和政治。但是,当我进入高中时,因为我接触了一些理科科目,我的想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高中时,学校举办的Science Week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Egg drop、火山以及在手上燃烧的熊熊烈火。那时,九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我要努力学习科学。学校的科学节活动2020年后,我在化学和物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来说,我在化学领域探索得越多,我想到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领域就越多。成长中的实验室我还记得九年级的时候,我们晚上回到了宿舍,我和朋友们探索未知的化学变化。在这个时候,我们都是Risk taker。在那之前,我们在九年级的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但我们对未知的事物始终充满好奇的。什么比例的反应物可以进行反应?我们想探索化学世界,自己找出真相。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从早到晚都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甚至在回到宿舍之后,直至睡觉时间我们都还在继续探索新的发明。成功的那一刻,那种喜悦充实着我,这种感觉是超乎想象的,这是一个在过去多年以后,我们回忆起来仍然会感到美好和高兴的时刻。制取液态溴的实验,我一个月内尝试了四次,产率从曾经的10%达到了60%,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溴单质成品九年级到十年级的暑假,我终于在家里有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就是我的卧室和阳台。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这个想法来自一部关于化学历史的化学纪录片。我深受科学家的启发,尤其是戴维,他用电分离出一系列元素,在那个年代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无法想象戴维的艰辛,甚至电池在当时也是一项新发明。以提取金属钾为例,200年前科学家们的发现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大量的细节是教科书中没有的。当然,我遇到了很多我没有料想到的问题。例如,要获得最活泼的元素之一金属钾是极其困难的。当它形成时,它可以立即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在第一次实验时,经验较少的我没有得到产物,我能得到的只有紫色的火焰。盐的重结晶到2022年,家里的实验室有了重大更新——有了更多的试剂,设备,我现在有一个单独的实验室,在地下室。因此,我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方式探索化学世界。我进行了很多研究,例如火箭燃料、酸脱水、烟花组件、火箭燃料和固化酒精。凝固的酒精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它实际上是一种不同于市场上的固化酒精的物质。它是一种易燃的乙醇盐。燃料的优点是它产生的热量比酒精更强烈,并且可以燃烧很长时间。该产品将很快用于我家的烧烤。所有这些都是化学中最有趣的部分,未知的东西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化学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所以我们要冒险去探索。在探索的这个过程中可能非常危险,但比起这种危险性,成功带来的乐趣是更加迷人的。诺贝尔就是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之一,他也是一个Risk Taker。他为人类做出宝贵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864年,诺贝尔的一个工厂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他的弟弟在此次事故中不幸身亡,我们无法想象,risk taker的代价竟然如此之大,甚至是性命。避免事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不过这种精神-面对未知事物不惧怕,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可贵的。从人类学会生火,到二十世纪的科技大爆炸,人类的进步都是因为先驱们的冒险才得到的。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有一句名言:我不相信承担不必要的⻛险,但没有⻛险的生活不值得过。
-
火域皓:爱好学业二选一?不,我都要!毕业生:火域皓 / Martin Huo录取大学:华威大学 爱丁堡大学 伦敦国王学院 香港大学 UC戴维斯 凯斯西储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录取专业:政治经济 经济金融 环境科学 景观设计高中选课:HL: Math AA, Economics, VA;SL: English B, Chinese LL, ESSEE选题:“To what extent the anti-monopoly agenda purposed in 2021 can impact US internet industry by depriving their interests received from economies of scale?”2021制定的反垄断议程会在多大程度上剥夺美国互联网行业从规模经济中获得的利益,从而对其产生影响Martin Huo主要担任过的职责(社团、学院):桌游社副社长几年级来的华双:9年级有什么对你一直有影响的事件:放弃学建筑什么时候开始规划未来路径:从现在开始Hi~Martin,很荣幸本次请到你来做这次的分享。首先能否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大家好!我是火域皓,2022届毕业生。我的录取院校包括华威大学,香港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录取专业主要是经济和环境科学方向。标化方面,我的托福成绩是110分,IB第一次预估分44分 。纵观你的选课,你选择了VA的HL,学校的活动中也经常能欣赏到你的艺术作品,非常的有想象力,那么你选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决定呢?IB赋予了极大的选课自由,艺术学科组的课程可以用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课程替代。但我选择视觉艺术,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视觉艺术和绘画、电脑设计等领域相关,与我的兴趣匹配。其次,在十年级的视觉艺术课程中,我的表现不错,因此自认为选择视觉艺术有助于取得较高的IB总分(结果出乎意料)。最后,在十年级我仍将建筑设计视为潜在的专业方向,所以选择视觉艺术,以满足申请需要。看得出来,你很喜欢建筑学,你的很多艺术作品也是和建筑、空间等相关,但是你的录取专业大多与经济相关,能聊一聊吗?是的,我很喜欢建筑设计。一方面,是因为建筑设计的方式。在一个三维空间内进行想象,发挥创造力,自童年时起,对我而言就是一件愉快且擅长的事。从形式上,我接触建筑设计,只是将儿时的搭建积木,转变为了使用3D建模软件,仅此而已。(当然,这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对建筑的前期工作,包括社会调查、环境规划、材料选择的考虑)另一方面,建筑设计的理念也很吸引我。建筑的初始目的是在自然中建立保障人类生存的庇护所。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具有了满足使用者审美需求的目的。因此,建筑设计可以将艺术这一满足人类生存意义的途径,与人的生存方式融合,造就一种实用的艺术。这在我看来是很有意思的。但我最后还是选择经济学作为主要的申请方向。一方面是出于就业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经济学也同样感兴趣。经济学和数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领域,而我对经济学的兴趣也是由于两者的交集与相似性。古典经济学有许多借助数学进行证明的部分,而当下的计量经济学也很注重将数学模型作为实证工具。两者在思维方式也很类似,都借助抽象思辨的形式进行理论推导。数学中有AB, BC,则AC,而经济学中也有偏好的传递性假设。这种对逻辑严谨性的强调很有趣,因为其确保了能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虽然有时因为脱离实际也受人诟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不确定”的人和社会,但却采取这样一种“确定”的逻辑推理方式,在我看来也同样很有意思。所以在对建筑学和经济学有相同喜好的基础上,考虑就业因素,我选择经济学作为我主要的申请方向,而将建筑设计作为我的爱好。你提到了建筑学是你的爱好,那么你是如何分配爱好与学业之间的权重的?虽然没有选择建筑设计作为申请的专业,但在视觉艺术中,我依旧采用建筑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主要元素,同时建筑设计相关的技能包括素描与3D建模等也对我的创作提供了支持。在日常完成基本的学校作业以后,我会尝试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3D建模,或是学习一个新的建模软件。这些分配在爱好上的时间最终也可以收获学业上的反馈。例如,有些闲暇时完成的模型可以运用在新的艺术作品中。而习得的建模技巧,也可以改善我完成艺术作品的效率。因此,就结果而言,分配在建筑设计这一爱好上的时间,同样也是我对学业的投入。我没有刻意分配两者的权重。后面是什么原因让你放弃了建筑学,转而选择了经济?你又是如何在这两方面进行协调的?放弃建筑学转为经济学的主要原因是就业问题。首先,不同于建筑设计,经济学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经济学的知识,与商业、会计、金融等领域是重叠的,可以为转换职业方向提供便利。而相比之下,建筑设计的技能更加专一。其次,国内房地产行业近两年不断唱衰,影响建筑设计行业,就业前景不明。所以,最后我选择经济学而非建筑设计作为申请专业。根据你自己的经历,兴趣爱好与学业间的权重选择,你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呢?我并不觉得兴趣爱好与学业必须是分割开的两个空间。满足学业不一定需要通过牺牲兴趣爱好。就我看来,很多爱好与学业之间是有联系的。例如,我对中国古代思想很感兴趣,而在进行视觉艺术的比较研究时,我需要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这便可以联系到董仲舒的天人宇宙论。为何中国古代山水画要将山川位置与人世秩序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便同时满足了我的兴趣与学业的需要。再如,我喜欢学习一些有趣的数学模型,即使它们在IB数学中不一定有用。但通过这一爱好我学到了数据包络模型,并运用在经济学的EE当中。因此,在爱好本身与学科有紧密关联的情况下,权重的分配就没有这么重要,也就不会产生学业和爱好冲突的问题。关键就在于选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兴趣。但有一些爱好是与学业时间冲突的。比如在学校我喜欢慢跑,和打游戏(坎巴拉太空计划),这两者很难与我所选的学科形成联系,却可以很好地纾解压力。如果要分配此类爱好和学业的权重,我会压低花费在“爱好”上的时间。慢跑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与学业就不会有冲突。而游戏则是压力过大时的调节剂,在日常学业中(周一至周五)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在你的录取专业中,有经济也有设计,这是不是与你的未来规划有关呢,比如双学位?当初申请景观设计的初衷是因为比较有意思,并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建筑学和经济学的交集还是较少的,所以大部分院校没有开设相关的双学位课程。所以我未来应该还是以经济学为主,而建筑设计作为自身的爱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设计自己的居所(只是装修也好)。在学习中,你多次成为校长学术奖的获得者,对于学习、活动等各方面,老师们都有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首先,我会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完成学习事项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满意,而不只是让老师满意。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并持续下去。其次,应该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我个人更加偏好图像记忆,单纯死记硬背很难有成效。所以我会选择做思维导图,记忆的时候尝试将知识点定位到导图的某个方位。而在过程中抄写几遍知识点,对我而言也是有效的记忆方式。再次,尽量多参考他人的做法,避免闭门造车。互联网上公开的学习资源有很多,寻找需要的,总结经验对我也是有用的。而与之类似,从同学哪里我也可以收获很多启示。例如,从同学范文中学到的写作框架便对我语文的学习很有帮助。最后,对于IB学习, 可以在十一年级暑假开始并完成IA和EE的初稿,空出时间在后期进行修改并准备大考。你提到颁奖典礼黯然退场对你影响很大,有老师们未提前通知你准备出现的差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学到什么吗?挑战总是有的,意外也总是有的,做到脸不红心不跳才能更好地面对失败。你是桌游社的副社长,当初是什么原因加入的呢?能聊一聊学校的社团、House对你的影响吗?当初加入的主要原因是也想凑个热闹,锻炼一下领导力,但发现自己暂时并不适合这一角色,以后还需努力。对于你们年级,单独相处时,感觉你们大多安静腼腆,可是通过你们组织的活动和制作的视频,又觉得你们一个个都是喜剧人,你们年级的氛围、班级的氛围都很融洽,有什么秘诀吗?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年级的人较少,大家平常有较多的交集,对彼此知根知底,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冲突矛盾。其次,大家都有较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回到宿舍拼命卷的例子不在少数,也就营造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所以综合来看,同学之间相处的比较融洽,并对我的学业起到了激励作用。张祎老师,您是火域皓同学的班主任,您印象中的他是怎么样的?对他有哪些期望呢?班主任张祎老师:火域皓同学认真负责,计划性较强,有始有终,令人放心,勇于畅抒己见。对周围的同学有爱心,乐于助人,待人宽厚。具有研究探索精神,研究能力也很强。无论将来在哪个领域相信你一定可以有所作为。Christelle老师,您什么时候认识的火域皓同学?这几年,您看到了他怎样的成长?I have been honored to follow the artistic growth of Martin for 2 years.Firstly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courses for the DP Diploma program, choosing a group 6 subject when a student is really good in academics, it is always a little battle student has to lead against social stereotypes. Encouraged by a supportive background and being particularly talented in 3D modeling, his architectural talent could only shines and he successfully used it in the art field.Martin is a self-taught in the manipulation of sketchup, autocad and other softwares. He does not only patiently lear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he has also shown great skills at sharing his knowledge when he was invited to teach for the software lab organized by the art department.Visual Arts is a life lesson which doesn’t bring a rational and materialist response. But Martin likes to challenge himself, putting a great energy to tame the subject. He has observed a lot from others and has started to define step by step a very interesting approach of making art inspired by the great Chinese landscape literati heritage.What has particularly touched me is the humility of Martin and his ability to work tirelessly for getting satisfied of the outcome. I wish Martin a great success in his higher studies and a happy life!
-
宁晓寒:宁静致远V乐声 寒暑七载光与尘Lily Ning学生姓名:宁晓寒 / Lily Ning录取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专业:社会学Sociology高中选课:HL:Chinese Literature, Economics, Visual ArtsSL: English B, Mathematics, ESSEE选题:呼唤人文力量与价值的回归——探究《春尽江南》中空间设置的作用活动清单:光尘读书社、Europa公益社、Polaris乐队、VKnights乐队、获得奖项:零零国际诗歌奖我的高中生涯 宁晓寒同学是2022届毕业生中,十位从六年级开始就在华师双语就读的学生之一,和她的十位伙伴一起,已经在华双度过了整整七年的青少年时光。在最初因为可以有选择而走进华双,直到她确定选择了国际教育方向,我们看到了她在一个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中,变成了更加优秀的自己------越发淡定从容,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鲜明个性。 黄雪锋校长谈到,经常在学校看到宁晓寒的身影,享受学习和丰富的校园活动,也偶尔在社区看到她的生活点滴状态,自在自如也目光坚定。校园是她生活区域的核心地带,在此她能够热情地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校园不同平台获得众多展示的机会,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找寻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坚定向前。而更重要的是,她三年的高中生涯,保持着那份,享受当下、无所畏惧的心态。 她是和华双一起成长起来的学生,从童年到少年,即将步入青年,跨越了自己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而下个阶段,等待她的是更多未知的精彩。你的高中生涯,可以用哪个词概括?变 动。成长是不断变动的过程,分享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吧...2019年的校庆。那天高中部的时装秀,加入了乐队的表演,操场还有校庆活动。那天天气很热,我们穿了厚的表演服,要在操场和剧院两头跑,音响也一直在发出声音,让人感觉情绪很激动,人也很忙碌,当时情绪很复杂。表演的过程虽然是一瞬,但是演出结束后我感觉并不过瘾,回到宿舍还情绪高涨地给舍友表演了一段贝斯,得到了好评。这是支撑我继续练习的重要回忆之一。近两年,我在学习上应该更认真了。一开始的时候自己对学习没有那么用心,态度随意而且有点敷衍,偏科也有点严重。通过后期的选课,扬长避短,现在已经调整得比较平衡了。在学习上遇到过什么坎儿吗?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没有动力的时候,明知道有目标或者截止日期却没有想行动的欲望。其次是三分钟热度,对新学的科目(一般来说)很有热情,但等到第二个学期就开始逐渐失去兴趣。我想这是很多同龄人会遇到的问题,我还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一直了解自己真实的情况,试图去改善,我觉得就会有点滴进步。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是当下,感受当下周围的环境,呼吸此时此刻的空气,都是我很珍惜的。社团展示活动介绍乐队兴趣和坚持同在你觉得学习的压力大吗?其实我现在的标化成绩也还没有到达自己预期的标准。但是保持一个平稳向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这不代表我不会尽力,但是心态健康也很重要。写论文,对你来说积累的经验是什么?至少自己要对选题有一定兴趣,这样到后期才能不会非常排斥,因为不断地修改真的是写论文中最痛苦的事。还有就是跟截止日期保持一个良好关系。如果在前期能做到按照截止日期完成每阶段的任务,整体压力会少很多,也不至于太焦虑,否则会影响修改论文的情绪。中文的EE是针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大多数)论据都来自于作品中,需要一遍遍地阅读摘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明确和理解自己的切入点,从而帮助自己去深入研究。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文书的?和其他升学准备如何协调?大概是申请开始前两个月。写文书的时候尽量相信且肯定自己,从中找到值得发掘的部分。我不算很自律,周围同学的影响是带动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记住各类事项的截止日期,可以帮助我们协调不同任务的进度。兴趣所在心之所向兴趣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听歌画画之类的,主要是音乐相关。有时候会听音乐,有时候会练琴。因为我有乐队,自己也有探索的乐趣在,所以自己会找教材,研究看不懂的符号和弹法,由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让我可以继续坚持着这个爱好。对于我来说正是因为没有功利心,所以可以一直对其抱有憧憬,希望在未来也能够当作兴趣继续吧。光尘读书社会有去幼儿园给小朋友读书的活动,你有参与过吗?当时的感觉是什么?有。初到幼儿园感觉阳光很好,环境很漂亮。后来发现给小朋友上课有点累,小朋友太小,所以读书的需要同时注意纪律和调动气氛。读书社团走进幼儿园了解到你参加的社团不算少数,有读书社、公益社、乐团,当时为什么愿意选这几个社团?这些社团基本都是G10时加入的,加入社团是学期末,当时时间比较充沛,Polaris乐团在招新,也正好缺贝斯手。乐队里都是不认识的学姐学长,感觉是推自己一把的好契机,感觉如果不加入会后悔。我在加入前都是自己在家弹琴,加入乐队是踏出家门的重要一步,也让我收获了从前不能得到的一些评价。读书社和公益社有班级里的同学,对我来说好像是很自然地加入的。除此之外是因为和朋友们在一起会很开心,虽然不太喜欢聊天,但一起演奏的时候感觉很特别好。出国学习循序渐进听说你是六年级进入华双,当时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初中部给了学生国际方向和中考两种选择,对于当时迷茫的我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当时感觉自己并不一定走国际方向,差不多是到九年级我才开始确定自己要出国学习,所以选择了IB课程。大学专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学?我对社科方向比较感兴趣,包括学习文学的时候也会对相关的文化研究更感兴趣。其实PDP的时候还想过经济学和艺术方向,因为我数学不好,综合考虑下还是选择学社科方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进行未来发展的选择,也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录取之一的曼彻斯特大学未来对自己的期望?对于出国学习,我想抱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开始。在未来,获取更明确的自我认知,能够让自己的情绪和性格更稳定。祝福,新的开始From 班主任张祎老师宁晓寒是一位非常内敛并且自律的学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并一一努力去实现,有目标并且长期坚持。祝福她未来,开启自己的理想的人生。From 视觉艺术Christelle老师It has been 7 years I have followed Lily’s artistic growth. Since the very first class, it was obvious she has a strong potential and interest for the arts. These last two years, Lily has been able to coherently build a body of works of art with a personal artistic approach, inspir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She has developed an artistic project about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reality, punching the border of the illusion to reach the underneath raw layer of materiality. Her works of art have the particularity to always propose an overlapping of materials, surfaces which are embedded together. It is a kaleidoscopical perception of life, a reflection in a broken mirror. At the edge between installation, 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 she fed her works looking at Tadashi Kawamata, Liang Shuo (梁硕), George Rousse who all have a practice of art in the space, disturbing our vision of the reality.From 升学指导王明明老师I have gotten to know Lily over the past 3 years since I have been her counselor. Lily is dependable and thorough when asked to perform tasks of college counseling classes. She is one of our top students and has a well-rounded set of interests and talents. From languages to economics to arts and mathematics, Lily excels and is always willing to give a helping hand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
赵自翔:他说,跌倒100次后的第101次起身坚韧就是再试一次编者按:国际部的学生们是华双玫瑰园中最独特的风景线,这片教育乐土见证了他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个进步。Storytelling of ECNUAS Learner Profile系列记录了各位同学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成长。今天,让我们走近--G11赵自翔同学的世界。在我的理解中,“坚韧”是一种态度,支撑我们走过坎坷,反思探索,不断精进,最终突破自我的征途。作为一个真正的IB学习者,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出奇,重要的是明确目标,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融会贯通。In my understanding, resilient is an attitude of picking yourself up after failure. As students, we often face issues in life when studying new topics and working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is process,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be goal-directed and resilient individuals as stated in the IB learner profile.图片说明:华师双语学生培养目标的“十二大学习者素养”。Resilient是四月份的教育主题。 坚韧不拔 Resilient: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重要的压力来源,如学习、健康或人际关系问题,我们能很好地适应。我们不仅会度过挑战和困难,而且会变成更加自信和勇敢的自己。支教照片在我7年的跆拳道训练中,我了解到,不论前方有任何难以想象的阻碍,获得韧性的关键都是寻找前进的动机。这种动机源自自我实现的信念,但在培养这份动机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尝试自我实现的勇气。“为了赢,你可能需要不止一次的战斗。”——玛格丽特·撒切尔During my 7 years of Taekwondo - one of the martial arts’ training, I learned that the key to becoming resilient is to gain the motivation to move forward despite anything blocking the way. This motivation revealed through having the confidence to be ourselves and sometimes by having the courage to transform ourselves into the persons we know we could be.You may have to fight a battle more than once to win it.”—― Margaret Thatcher在我看来,学习武术是学习韧性的最有效、最直接方式之一。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不断被击倒,然后重新站起来,一次又一次。我从六岁开始练习跆拳道,当年是全班最矮最瘦的学徒。在打学徒对练时,这种天生的身材差距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唯有--专注于技巧。但问题在于,想要技高一筹,除了冒着被踢脸的风险尝试生涩的跆拳道招数之外,别无捷径。于是,我在刚开始学习的几年中习惯了挨打,但同时将一堆招式收进了我的“技能表”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无数次的练习后,我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在一次对练中与高出我五个段位的红蓝带选手打成了平手。这项荣誉使我变得更加自信,而我后来的经历再次证明:自信的品质对于成长至关重要。Learning martial art is a direct way to learn resilience, because people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getting knocked down on the ground, and picking himself up in the physical way. I started practicing Taekwondo in Shanghai back when I was six, and I was one of the shortest and thinnest among all of the apprentices. While comparing the notes, the size advantage is irreversible, which left me with only one way to grow- focusing on techniques. However, in a real fight, there s no other way to test if a technique can be practically performed by me other than trying it out with the risk of getting kicked in my face. After getting used to being beaten in the first few years, I gained much courage and collected a bunch of moves in my “skill table”. I began cutting a conspicuous figure in that point of time by coming out even in a match with a fatty wearing red-blue belt who is five belt levels higher than me, honor and approvals tightened my confidence, which was proved to be important later.五年级后,我搬到了马来西亚吉隆坡,并转进了当地的国际学校。由于美式教育重武轻文的文化背景之差,每个学生的精力简直顶得上我以前的中国同学的三倍。我的新跆拳道师傅是全球跆拳道委员会的成员,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以我实力不济的理由单方面“吊销”了我的绿带,因此,在整个六年级期间,我半数跆拳道课的场地都从健身房变成了体育馆外的空地,上课时只得一面望着健身房里吹空调的其他学徒,一面孤零零地重新学习所有的基础招式。老实说,我的无力令自己失望了。逃跆拳道课成了家常便饭,换个课后活动的想法也变得频繁起来。简而言之,我逃避了自己对跆拳道的热情。在我的日记中,我写道“这不是你的错,你明明知道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当我我几乎放弃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闪过了我所做的努力,那些我为跆拳道痴迷的瞬间,一步步走来所挥洒的汗水和努力——每一次的摔倒都历历在目,“不放弃”的精神陪伴着我走到今天,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对于未来我还想有更大的抱负。就在那一刻!我重拾了我的自信和桀骜。After fifth grade, I moved to Kuala Lumpur, Malaysia. The view was different in an American school, where every kid seemed to have tripled energy compare to Chinese. My new Taekwondo master was a member of the Global Taekwondo Committee, who was strict with students. He abolished my level of green belt, as if my strength and techniques was no matched to other green belt students. Therefore during the entire sixth grade, half of my Taekwondo course was located in an open space outside the gym separated with everyone else because I had to catch up with all the basics.To be honest, I was disappointed to myself. I quitted courses without asking, considered to switch to another after school activity, pretended to not be as enthusiastic as before. In my diary, I wrote “it’s not your fault, you know that it’s not fair to compare yourself to those people who learned from this master from the beginning.” I almost gave up, but that’s when I look back at all the efforts I made, all the steps I took to become tougher. The only faith I held was that my efforts and steps were real, they shaped me to be who I am, they brought me to where I am at, and they will continue to lift me up in the future. From here, I rebuilt my pride and confidence.好像和自己在打赌那样,我在培训中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4个月后,我从跆拳道师傅的大手中接过了我从零出发后连升了四个段位的绿腰带,自此开始了我火箭般迅速的升级之旅,成为了班里公认的模范生。当每次师父要鼓励别人时,不管对方带色高低,他都拿我举例——他会说:“你看看Abe,他刚来这里训练时简直弱得不忍直视,但你再看现在的他,所有人都见证了他的进步。”It was like in a fit of pique with myself. I doubled the effort payed in the training, and grew wildly. After 4 months, I took my new green belt from the big hands of my new Taekwondo master, symboliz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my rocket speed level-up journey. In only another year, I stepped four belt levels up, and became th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model student in the class. Every time master wanted to encourage others- no matter if they have higher or lower belt levels, he took me as the example- he would say : “ Look at Abe, he was terrible in the beginning, and look at him now, any eye can see how far he went.”如果说成为跆拳道黑带算是一种成就,那么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跌倒100次后,第101次起身”。我知道过程有多艰辛,多不适,但天道酬勤,“坚韧”能我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局通关游戏,只要你不止步,你就有机会走到下一关口。我一直都会提醒自己:当年连拳头都没能阻止我学习跆拳道,但“挫败感”差点让我放弃了。所以,当我再次面对挫折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任何失败都只是你更伟大的成功的另一块基石。你可以的!If being a Taekwondo black belt martial artist counts as an achievement in any way, the only secret to success is to stand up again. You know how it’s not as simple as how it’s pleasant to hear, yet the reward is real, it is able make your invincible. Life is a game in long-run, if you don’t struggle on a little failure, then even if you might not always win, you will never lose, because any failure will just be another cornerstone of you success. The key is, you would never lost unless you give up yourself, take my case, even the punches didn’t stop me from learning Taekwondo, but frustration almost did.
-
李书涵:她创作纪实文学,她以脚丈量大地致青春致生命深处涌动的清泉致这个时代的前行者本文转自@明天出版社《遇见——大山小爱的故事》作者:李书涵华师双语高中部2022届毕业生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叙写乡村振兴,记录乡村教育生态变化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聚焦志愿者群体,弘扬公益活动价值及志愿者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2020年暑假,十六岁的高中生李书涵与两位同龄小伙伴周杰、张源昊一起赴贵州黔西南地区走访调研。十二次采访,凝结为十二个精彩故事,生动勾画出了一群当代热血青年的形象: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周蓓蕾、来自香港的助学师阿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谭青钦、有从军履历的大学生杨佳男、〇〇后小女生郭雨晨、“自讨苦吃”的英国留学生张亦琪、九〇后副镇长王勇、阳光帅气的“古法红糖”创业者周建仁,以及走出大山的贵州当地孩子——李娅、李先冲、贺仁朵、吴远婷……作品通过一位〇〇后女孩的视角,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一群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热血青年释放激情、追逐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振兴乡村教育、守护乡村童年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脱贫攻坚、男女平等、留守儿童教育等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大山小爱公益组织主要负责人周蓓蕾(中)巧合图书馆志愿者、留学英国的学生张亦琪(左)大山小爱公益组织助学师、来自中国香港的长期志愿者阿华(右)12位志愿者作者简介李书涵,2004年1月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2022届毕业生被华威大学、利兹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主攻新闻学、媒体与传播学等方向以前,我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乖学生,只埋头读书,过着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虽然对山区支教、留守儿童、扶贫攻坚等社会现象有所了解,但对其具体情况并没有太多关注。直到这次近距离走进偏远地区的支教生活并深入其中,我才真正领悟到,原来生活如此丰富驳杂,而地区之间的文化教育发展和孩子们的童年状况竟然有天壤之别!要知道,比起新闻视频、场景图片,亲临现场的体会无疑更为深切,更令人震撼,这让我不由得开始思考关于支教的种种争议。志愿者们在这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帮助别人,为别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快乐了自己。从这些志愿者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阳光、豁达和爱心,更从中看到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李书涵专家书评本文刊载于《中华读书报》2021年9月15日第16版用脚丈量大地简平著名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在童书兴盛的表面下掩盖着日趋功利化的写作和出版之时,在儿童文学创作呈现整体上的“轻质化”和“同质化”的当下,有一位中学生没有坐在屋子里闭门造车,写那些或人云亦云或无病呻吟或胡编乱造的文字,而是推开家门,走向大地深处,进行田野调查,以纪实文学来反映贵州偏远山区孩子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社会公益机构的帮助下放飞梦想,追求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的真实故事。这样的纪实作品显然是厚重和独特的,是用自己的脚丈量大地后写出来的,不是那种浅薄无聊的无根无心之作,没有“同质化”所导致的面貌模糊,没有毫无个性和辨识度的弊病。让我感动的是,连不少成人作家都失去了对文学的敬畏,因追名逐利重复化规模化炮制既无思想性也无艺术性的东西,少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敏锐发现和深度思考,因而写作变得毫无节制、毫无难度,没有创意的、批量生产的平庸之作大行其道时,一位中学生却表现出一份对文学写作的虔敬,自觉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最底层,进行考察、发现和思考,这是需要勇气和胆识,需要人文精神的。最近几年,我主要从事纪实文学写作,每部作品都要老老实实地进行实地采访,有的光是前期采访就得花两三年的时间,这让我在一片喧嚣中感受到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今天,有一位中学生能与我站在一起,共同开拓被冷落许久的儿童纪实文学领域,我的确感慨万千,深受感动。李书涵和“少年行小记者团”成员周杰、张源昊一起走访调研纪实文学不是坐在屋子里拍拍脑袋就可以“创造”出来的,比之其他文学样式,纪实文学的创作要花费更多的脚力、心力、脑力、体力,因此如果没有一份理想和情怀,没有一份悲悯和正直,没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不大会选择去写纪实文学的。写《遇见——大山小爱的故事》,李书涵整整准备了六年。2014年暑假,读小学四年级的李书涵第一次跟随父母去了贵州省兴义市威舍镇的阿依小学。阿依小学所在的阿依村,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偏僻而闭塞。李书涵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她还第一次接触了一批来这里支教的志愿者和旨在为偏远山区孩子提供支教服务的“大山小爱”公益项目。这次贵州之行,让她看到了世界上有着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差别巨大的所在,那些同龄孩子灵动的、热情的、忧郁的、沉静的眼神,那些志愿者年轻的、稚嫩而又生气勃勃的脸庞,就此印刻在了她的记忆深处,成为心中绵绵的牵挂。大山小爱公益组织参与筹建的梦生图书馆、巧合图书馆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返回上海后,李书涵一家继续与当地保持着联系,还资助了两个孩子,通过捐款、通信、寄送衣物、图书等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纪实文学的要义在揭示问题,揭示真相,如果写作者没有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辨能力、解析能力,那是不可能完成写作的,这就是纪实文学创作的难度所在。纪实文学的难度恰恰也是其魅力所在,当其直抵问题,直抵真相时,也便直抵人心。非常难得的是,六年来,李书涵从一名小学生长大为中学生,伴随她成长的始终有远方的阿依小学,这就使她获得了一个持续性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的支点,而正是这个支点帮助她撬动了文学。2020年8月,十六岁的李书涵再次来到阿依小学,这不只是一次“故地重游”,李书涵是带着许多思索中的问题来的,比如公益支教是否给当地孩子带来了“二次伤害”;志愿者支教背后的初衷到底是什么;这些年来,大山小爱公益项目对当地教育发展和教育脱贫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她想寻求答案。纪实文学的写作当然有赖于田野调查,但田野调查却有赖于写作者的观察与思考,而贯穿于田野调查中的观察与思考归根结底便是发现,没有什么比发现更为重要了——发现是思考的动机,是问题的答案,是创新的前提。李书涵在黔西南的走访调研、观察发现,是由她对文学的热爱驱动的,所以她最终完成的并不是社会学专著,而是纪实文学,她运用文学的手段生动勾画出了一群年轻志愿者的形象: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周蓓蕾、来自香港的助学师阿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谭青钦、有从军履历的杨佳男、“自讨苦吃”的留学英国的张亦琪、九〇后副镇长王勇、创业者周建仁,以及走出大山的当地孩子李娅、李先冲、贺仁朵、吴远婷……作品文笔流畅,细节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正是得益于如此的文学书写,李书涵发现并揭示了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志愿者的精神面貌和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以我自己的写作经验,我觉得纪实文学的真正主角是写作者自己,这同样是由纪实文学的“发现”要素所决定的。第一,田野调查的主体是写作者,目标指向是去“发现”什么,而这种发现是写作者个人的独特发现;第二,写作者的“发现”是对其调研对象的客观规律的了解、洞察、概括和提升,而这个过程也是写作者对自身的发现。通过《遇见——大山小爱的故事》这部作品,我清晰看到了李书涵的成长脉络,包括她所构建的内心世界,无疑,阿依小学对她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所山区小学给了她深切而震撼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她能够发现自我和自我价值,并获得更多的自我超越的可能性,用她自己的话说,便是“遇见更好的自己”。我在阅读李书涵写的一个个人物故事时,感觉自己也在参与、见证她的人生成长和一次次的美好“相遇”——梦想、勇气、爱心,责任、信念、行动,以及视野的宽广、意志的坚韧、自我的砥砺、精神的超越,所有这一切随着她笔下展开的温暖的感受、深挚的体验、沉静的思考而悄然渗入我的心田。名家推荐龚德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校长上海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当下的中国教育,究竟要为未来世界输送怎样的栋梁之材?科学家发明创造,为寻求真知不辍努力;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挽救宝贵的生命;志愿者心系贫困者,耕耘不求回报……他们都是人类文明之骄傲,而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胸怀大爱,向善而行。在这本书中,我同样看到了一束令人振奋的光:心怀善良,求真不息。一群来自天南海北、心怀大爱的志愿者与山区孩子的相遇,让山区童年由此多了份温情、从容与自信,这份相遇也必定会镌刻成彼此生命中难忘的印记。与此同时,多年之后的故地重游及实地采访,听不同的人讲述那些既相同却又大不同的精彩故事,对书涵而言,何尝不也是一种“遇见”——遇见美好的人和事,遇见更好的自己。当这些温暖感受、深挚体验、沉静思考都悄然进入心田,并落地生根,萌蘖抽穗后,所有的亲历者、参与者、阅读者都必将在未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
程一凡: 我心中的桃花源毕业生:程一凡 / Cathy Cheng录取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伦敦大学学院(UCL),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埃默里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多伦多大学录取专业:Social Science、Comparative literature、Anthropology、Media Studies高中选课:HL:语言与文学、English B、经济SL:数学、生物、心理EE选题:永不停息的青春鸟——论死亡情节在《孽子》中的象征寓意和叙事作用Cathy Cheng高中主理社团:文学社、媒体社组织与参与的活动:自己组织的支教活动、E house co-captain、晨会主持人、多次戏剧节、文学社社长——短篇小说创作比赛、媒体社——毕业生采访,午间新闻,运营公众号、JHU-psychological profiling夏校获奖情况:IGEM(2020全球铜奖,2021全球银奖)USAD(Speech单项铜奖)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一等奖)零零国际诗歌奖(两首诗进入《2019零零诗选》)我的高中生涯黄雪锋校长给予了程一凡同学极高的评价:“一凡始终表现出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极高的自我要求,尊重学校的文化和各种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能力,在班级、社团和学院中展现了她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她很好地展现了我们华双高中部数年来一直提倡的十二种学习者素养。一凡平衡全面的发展、合理的全生涯规划、和她长期的坚持努力,使得她成为2022届一批优秀毕业生中非常突出的一位。”Q:你的高中生涯,可以用哪个字概括?A:莽。高中时期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有想法,只要合理就尽力实现,很多事情一拍脑袋就决定了,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不过我现在没有后悔,因为不计较沉没成本,即使有些事情不达预期,尽力的过程就足够珍贵了。Q:高中三年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A: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大部分都和朋友们有关。2019的最后一晚,几个朋友都在寝室里,电脑上放着跨年晚会,我们围在桌边聊天吃零食,一起大声倒计时,在2020到来的那一刻相拥。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开心,能和大家呆在一起是幸福的。这几年越来越能找到对生活的掌控感。以前在体制内我有些掉入优绩主义的陷阱,把好成绩作为成功的单一衡量标准,不敢分出时间和精力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到高中以后,我遇到很多不同的人,自己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开始破除过去给自己设置的限制,探索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和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Q: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和解决的?A:学业上我的最大困难来自经济学,成绩的波动一度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也有过厌学情绪。解决方法是多看课本,还有向热心同学求教,很感谢向我施以援手的朋友,我受益匪浅。来上海的第一年经常会有孤独的感觉,尤其是周末,大部分同学离校,看到万家灯火,想到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回到宿舍走道都已漆黑时,会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倒也没有很刻意去克服,我觉得是人之常情,接受就好。到了房间外放摇滚乐,营造一下热闹的氛围哈哈哈。现在已经可以享受这种独处了,毕竟是不可多得的安静时光。Q:高中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A:是对得起自己。我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所追求的一切就是让自己满意,去满足我的求知欲、我的好奇心。学校CAS活动中,作为子夜媒体文学社社长和老师们的合影学习不是坦途Q:你是准备考试的过程顺利吗?作为过来人,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A:我的标化并不高,准备过程也很痛苦...从高一就开始刷托福了,一直到高二末才勉强有拿得出手的分数。所以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越早准备越好吧,后面会忙不过来。我在寒暑假刷标化、做活动,也进行个人娱乐活动。高一的假期基本上用1-2周刷托福,剩下的时间做活动或者让自己好好休息。我觉得留出一些自由时间是必要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旅游、见朋友、宅在家看书等等。而且因为上学期间我都呆在上海,寒暑假是唯一可以和家人多相处的机会。Q:IB课程中需要写EE论文,你是如何更好去展开研究?A:我的EE简直是一段血泪史,最开始的选题是拟用本雅明的废墟哲学分析《孽子》,下笔之后意识到自己连这个理论都解释不清楚,在别人已经开始写初稿时,我还在狼狈地更换选题。第二版的大纲成型后,和指导老师的谈话又把一切推翻重构。好不容易写出完成稿,再度坠入反复修改的深渊,最后卡在截止日期前一天完成。我建议同学选题时,不要觉得题目新颖或看起来高级就贸然定下来,一定要动笔列大纲,看看有没有足够的讨论内容。定题以后越早写出初稿越好,多和老师沟通。Q: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学习方法可以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吗?A:多问问题、找同学交流很重要,不过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我的学习方法是课后做笔记,上课只在草稿纸上列重点,之后对照书本和ppt,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模式重新组织要点,变成笔记。还有就是经过一天长时间的复习后,躺在床上时,脑子里过一遍今天学习的内容,再提问自己,如果都能答上来可以美美入睡,记不住的就爬起来看一眼答案再睡。(这些方法效果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Q:你是iGEM竞赛SNA团队的成员之一,并取得了全球铜奖的成绩,竞赛对你有什么帮助?A:说实话,在整理参与的活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竞赛选的太杂,回头看看有些活动没必要参加。其实竞赛贵在精而不是多。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体现个人特质才是最重要的。iGEM竞赛SNA团队从“我喜爱的”到“我擅长的”Q:你曾经担任了话剧《暗恋桃花源》的女主角,演戏给你怎样的体验?A:《暗恋桃花源》贯穿了我的半个高中生涯,从最开始只是听戏剧社社长提出这个企划,到最后站在舞台上,一切都像一场梦。至今都很感谢共事的同学们,没有他们这幕剧永远无法出现在观众面前。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大家对表演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也令人满意。我真心感到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有机会在舞台上演绎云之凡这个角色,走进暗恋的故事,触碰到它生涩柔软的情感内核。在表演结束后我想到,也许我们的生活也和剧中人一样,追寻着一个又一个桃花源。所以戏剧表演对我来说,是多种人生体验的fast pass。暗恋桃花源剧照Q:主持学校各项大型活动时,你会紧张吗?怎么在舞台上发挥稳定?A:会紧张,即使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走上台的那刻脑子还是会出现短暂的空白。不过我相信一句话: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最开始我没有公共演讲的经验,记得第一次主持学校晨会,拿着稿子的手一直在抖,非常尴尬....但不断暗示自己“这是我擅长的事情”“台下的观众不是来审查我的,他们乐于倾听”,到现在遇到大型活动,我已经可以自如地应对了,虽然还是会微微颤抖哈哈哈哈......(这是可以说的吗?)Q:了解到之前在假期中,你有自己组织过支教活动,你为什么会这么做?A:之前学校组织的铅山支教让我认识了一群很可爱的孩子,高二时了解到在我的家乡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因此想到了利用假期给这个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活动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留守儿童中女生数量远多于男生,因为不少家庭还保留着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我意识到即使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女性仍面临着无法得到教育的风险,这也是我未来想改变的方向。支教的课堂第二个发现是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注意这个特殊群体,无论是资金还是设备的补助都无比充足,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应与物质同步跟进的精神滋养。例如社会人士给孩子们捐了一台电子琴,可是村里没有人会弹,孩子们除了每天把它擦得干干净净以外对这台的机器束手无策。甚至很多人用做公益的方式来包装自己,没有带来任何实质的改变,因为他们想要的只是一张照片、一份漂亮的履历而已。比起钱和读不完的书,孩子们更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精神上的陪伴。未来的乡村公益应更注重对儿童视野的扩展,而非格式化的作秀。支教不是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而是两个个体的相互学习,于我而言,这些孩子带给我的甚至更多。支教活动兴趣与专业未来的愿景Q:你很喜欢文学,什么原因促使你喜欢文学,你是如何对待不同的爱好的?A:我觉得这个得益于父母有意营造的读书氛围,我爸爸很喜欢阅读,妈妈也从小带我看书,文学就像做梦,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都是沉入到另外一个世界。长大一点我和爸爸看的书开始重合,我们会经常交流文学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激发我的表达欲。练琴、看剧、摄影、写文之类的,我是心血来潮做事的人,有时候突然想拍照,就去街上走一整天,一直拍到相机没电。练琴同样挺随意的,想弹的时候从早练到晚也不累,不想弹连续几周琴盖都不会打开。这些爱好对我来说是情绪的转化和表达,如果强求输出和结果就失去了它们对我的意义。程一凡生活照Q:大学选择什么专业,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目标的?A:我的专业是social science/anthropology(也可能文学),从小我就很喜欢问为什么,而社会学可以解答我对自己、对社会和世界的困惑和好奇,即使最后没有具象的回答,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与他人交互,帮助我找到一个共振的可能点,获取了这样的洞见,答案也没那么重要。在我看来,社会学是以一种严肃态度来诠释世界,把稀疏平常的现象剖开,看到背后的成因。之前读《街角社会》,作者聚焦于一群无业街头青年,详细地呈现了这个群体内的运作方式、地位划分、管理章程等,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大,这些平常被忽视的灰色地带,被研究者的记述带到公众面前,让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社会存在的方式,社会学对人的复杂、脆弱与缺陷有着莫大的宽容,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录取之一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Q:未来对自己的期望?A:与自我坦诚相对,保持好奇和同理心,享受过程。祝福,前程似锦From 班主任沈波老师程一凡是个靠谱的同学,她的成功来源于她对自己的严格的学术要求和积极融入学校生活。她从入校开始就树立了明确的升学目标-瞄准美国顶尖大学的文科专业,每个学期也设立了明确的小目标并靠自制力去一一实现,包括刚进校时快速熟悉国际课程、积极参加语言考试及课外竞赛、参加学校活动培养领导力等等。祝福一凡同学能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深入探究,闯出自己的一片天!From Mr.ArnoldCathy has given me the impression of a student who is able to take her work seriously and to be successful in her endeavors academic or otherwise. At the same time she appears to have a good sense of balance in her school life as I have never seen her stress out about any assignments or her workload. She has also shown good initiative in wanting to do well and improve on her previous work when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do so. Overall, she has been a good model for other students to follow.From 升学指导续超老师程一凡同学在整个申请季都是非常有计划和有条理的,而且也对自己的目标非常的清晰。在与老师讨论文书的过程中,程一凡同学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并且根据老师的建议及时的进行修改。程一凡同学能取得这样的录取结果是和她平时的努力分不开的,她善于思考,认真研究的学习方法给她的名校录取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升学指导师们,我们希望她可以在之后海外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突破自我,展现自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就自我。祝她求学之路一切顺利。
-
李其:热爱生物,伴我走进英国名校李其Evelyn2020届IBDP课程毕业生申请专业方向▸Biological Sciences/Biology录取院校 ▸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埃克塞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兴趣决定专业 Interest Major 我有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奇怪的爱好:观察,采集,饲养昆虫,阅读与之相关的书籍。最初我对生物学的相关概念只停留在最基本的研究动物和植物。 这里我要庆幸的是自己在高中阶段的IBDP生物HL课程,它为我提供了有关生物学的更广泛的知识,启发了我在神经科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兴趣。 通过课程,实验,以及拓展论文,夯实了我在生物学领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也使我从理性的角度明确了将生命科学作为大学的专业方向。 在申请季我向英国的四所大学递交了申请,并顺利收到所有申请的录取通知书。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英国申请的心得。关于学术成绩 AcedemicPerformance英国大学申请最为看重学术成绩,各个学校对于不同专业的分数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对于IB课程来说,UCAS(申请英国所用网站)会将分数要求贴出来供申请者参考。一般来说,预估分达到分数线会大大增加录取率,而没到分数线则会承担比较大的风险。我在申请中,没有越过分数线去申请一些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大学,这可能也是我申请比较顺利的原因之一。(此图为一所英国大学的录取要求,可以明确看到它对于具体每门学科分数的要求)关于IB科目要求IB Requirement 英国大学对于每门专业的IB阶段学科要求非常强硬,申请者一定要看好这门专业是否符合自己IB课程的选课。拿我自己举例,我没有选修化学,但是许多生物专业名列前茅的英国大学都会有化学HL(Higher level)的硬性要求,因此我不能申请这些学校。 而且,英国大学可能还会对HL的学科独立分数有所要求,对理科来说,可能大学会对IB课程的HL理科和数学有所要求,文科也是如此。因此,在我申请途中,对于英国大学“卡分”的特色具有比较大的体悟。建议以后想申请英国大学的同学早点定好专业和想去的大学,查看好分值,以此作为努力的目标,以防IB的选课和难易程度的选择与心仪的大学不符。关于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英国大学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要求申请者写一篇personal statement。这篇文书适用于所有通过UCAS申请的大学,要求申请者陈述与申请专业精密相关的个人经验和实践。因此,它对申请者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其实质也是在考量申请者对于选择专业的认知和熟悉程度。 我在我的personal statement里提到了我在学校的微生物Extended Essay实验,参加湖水治理相关的夏令营,以及在校期间成立掌管昆虫社的经验,这些都是与生命科学专业紧密相连的。另外,因为个人陈述的专业性以及英文的流畅性的要求,建议以后申请的同学们在撰写的过程中积极听取升学指导老师,专业老师,英文老师的意见建议,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于英国大学申请经验的分享。 IBDP的课程、各种论文以及CAS活动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感兴趣的专业。希望之后申请的学弟学妹们可以通过IBDP的教育,早早做好规划,不断努力,顺利考取自己喜欢的大学!英国大学申请小知识 Tips1、英国大学本科课程申请主要通过统一的申请系统UCAS进行5门课程的申请。华师双语是UCAS的注册中心,学生可以便利的通过该系统进行大学申请。2、英国大学申请需要提交的主要申请材料有IB预估成绩,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教师推荐信,托福/雅思成绩等。3、为满足大部分英国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及申请的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应尽早进行更细致和深入的专业探索,尽早与升学指导老师沟通。
-
叶佳:怀揣教育梦想,勇于探索实践的优秀学生领袖“大家好,我是叶佳。”高中三年的时光里,叶佳无数次的这样介绍自己。在作为新生入学的时候,在课堂上,在辩论场上,在舞台上,在参与过的数不清的活动中。这个如夏日艳阳般耀眼的姑娘,自信,美丽,有担当,热爱学习和生活。 2019年秋日的某一天,她走进升学指导办公室,微笑着介绍自己:“老师好,我是DP2A的叶佳,我的大学意向专业是教育心理学。”由此开启了她的大学申请之旅。如今,她如愿获得了英国知名学府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之所以能够得到梦想学校和院系的肯定与她在华师双语高中三年来的经历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龚校长:叶佳是我们学校最有爱心的学生之一。并且,她出色的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成功的IB学习者,尤其是她展现了IB培养目标中的“关爱他人”这一优秀品质。刘老师:叶佳在几年的学习中很努力、成长的也很快,她为班级和社团都带来了活力。也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和毅力面对挑战。这对于她而言非常宝贵,相信她也将继续表现的出色和勤奋。Q:请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A:热情、开朗、细心、唱歌、乐器、拳击、射箭、爱社团。“人作为个体,就是复杂多面的,有很多的冲突在,才会更有趣。比如我热情开朗,但是却不会粗枝大叶,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再比如我喜欢音乐,但是也并不影响我是一个拳击爱好者,音乐和拳击很配呀。”Q:为什么选择教育心理学作为大学的主修专业?A:“第一就我本身的性格和个人经历而言,是很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我自己有一个弟弟,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参与的还是比较多的。关于他的教育问题,我的父母也会经常和我探讨:比如作为姐姐如何引导弟弟分配好学习和休闲时间;如何疏导弟弟的不良情绪;如何以身作则让弟弟形成良好的习惯等等。 其次,在华师双语学习期间,几次铅山支教和特殊儿童学校的经历,让我对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这个话题有了浓厚的兴趣。龚校长也给了我建议说要想在未来做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教育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之一。我想在大学中能够对教育心理学这个专业不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更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这个领域。这些就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Q:为什么选择伦敦大学学院(UCL)?A:“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谈谈我为什么选择英国吧。 高中期间连续两年的暑假我都选择了英国的中学和大学的夏季课程。lecture,tutorial,group-presentation三合一是英国大学常用的教学方式,这符合我的学习习惯。另外,我的专业选择相对明确,更加深入和专注于这个领域也是我大学学习规划的一部分,英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也符合我的期望。 在大学选择方面,我是从专业入手的。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浏览大学官方网站,参加大学宣讲会,与在校校友和升学指导老师交流等,我了解到,UCL的教育学相关专业很多研究领域都世界领先,并且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也满足我的兴趣方向——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同时UCL的地理位置也很棒,无论是可以共享伦敦大学的资源,还是更多的实习或工作机会,伦敦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都是得天独厚的。”Q:获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的有条件录取有什么感觉?A:“我觉得是开心与焦虑并存吧。在UCAS Track上刷到offer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梦里非常的开心,这可是自己最想去的专业和学校,往后的两天就跟坐船一样,晕乎乎的。 焦虑的点是在通知书的条件上,对我IB大考成绩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基于这点,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甚至取消了寒假的出游。我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IB全球统考,获得满意的成绩顺利进入大学。”Q:在华师双语高中部的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帮助?A:“在华师双语学校的几年中我的体会是:学校给予了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怀和发展的可能性。不再以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是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在华师双语学校,我实现了很多的突破,第一次支教,第一次辩论,第一次社团活动,第一次策划戏剧节,第一次做主持人等等。学校无论是在平台方面还是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因为班级师生比的合理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老师的关注,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华师双语使得我更加自信,除了成绩方面的提升,也使我更具冒险精神和创造力,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等等。”Q:学习IB课程让你收获了哪些?A:“IB课程是极具挑战性的,除了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注重培养我的独立思考,勇于挑战自我和自主能力。这些也是各个大学希望在申请者身上看到的。IB课程体系中的拓展论文部分能够培养我对于特定课题的研究、分析和表达能力,也为以后在大学中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CAS活动让我接触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活动,如支教,乐队,昆虫社等等,让我学会了如何合作,做事情如何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我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提升。还有一点是,在IB中,各门科目、各种作业都有很严格的时间节点,并且很多时候要同时完成几个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能力。”Q:给各位学弟学妹的一些小建议。A:1、不要拖拉,事情越拖越多。2、要有自信,敢想敢做。3、要有目标、有计划。4、要懂得寻求帮助。多和老师沟通,无论是学业方面,心理亦或是升学。5、标化考试要提早准备。尽量能在12年级开始前有对于自己心仪大学合格的托福/雅思成绩或SAT成绩。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获得适合自己的最好的结果!
-
侯若禹 :老实人的大智“若禹”侯若禹 Jerome HouJerome星座:摩羯座座右铭:“该我上场表演了”兴趣:打游戏,游泳,吃好吃的,喝好喝的,听音乐,唱歌,用青轴机械键盘打字,打篮球桌球乒乓球,和同学玩brawlhalla(电子游戏),玩uno牌,回忆珍贵的经历,看动画片,关注游戏机(PS5)的价格并在合适的时候买下来玩,喂鱼,去水族馆看鱼,躺在床上看手机,读小说,聊天,睡觉。参加社团:游泳社和爪巴虫社自我概括:普通人录取大学:麦吉尔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多伦多大学。录取专业:生物和生物科学(Biology / Biological Science)高中选课:HL: 生物,经济,数学 SL:语文,英语,化学EE(专题论文):生物富士苹果体内外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quantity of glucose and vitamin C in Fuji apples ripened in vivo and in vitro.侯若禹同学被录取的名校列表印象中的侯若禹同学总是踏实认真地对待学习、活动,生活中的他非常随和,对于身边的人总是微笑相迎,给予帮助和支持。“Jerry,我很支持你吧!”采访中,侯同学和媒体社社长吴维嘉同学一边开玩笑,一边侃侃而谈自己高中生活。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也都看到了他热情、诚恳的分享。他将自己最直接的感悟和最有效的经验,都在这次访谈中,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期待能够带给更多同学帮助。他怎么看待自己的高中生活?他的学业发展如何规划?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与大学? 今天,让我们一起听他来说说。Q:你会用什么词来描述自己?为什么?A:老实。我是一个比较老实的人也是一个普通人,老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这三年就好好学习了三年。Q:你说自己的特质是“老实”,那你有没有做过什么叛逆的事情?有没有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A:关于叛逆的事情,我是真的想不起来。因为爸爸妈妈还是很宽容的,所以很少有事情是他们不允许的,他们不允许的事情碰巧我也不感兴趣,所以真的没做过什么叛逆的事情。但是高中时期确实做过很傻的事情,有时候有虚荣心,有时候有了点小小的成就就很张扬骄傲,后来想想确实是很无聊,没有意义。(图片是侯若禹在江西铅山支教的场景)Q:是什么事情让你发展了改变呢?A:后来有一次机会,我重新看了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才明白了心要沉下去,踏实老实,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再结合自己,就感觉像是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其实真的挺笨的,老是犯错误,还是要虚心学习,不仅向老师学习,还要学习身边的同学的优点,这才是正道。士兵突击这部剧里有个角色叫做伍六一,他有句台词一直在鞭策我,他说了一句:“偷奸耍滑,不是机会。“ 和这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再和历史上的人物一比,才能知道自己确实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老老实实学习进步就可以了。家人的嘱咐也时刻记住,比如不张扬就是我奶奶和我说的,我也一直记在心里,只求不辜负自己和家人朋友。Q:你是哪一年来到华师双语?在华师双语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A:我是2018年九月份进入的华师双语。在华师双语的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应该是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之前我不太明白,但是随着进入高中,我意识到自己不想浪费这个机会和时间,于是开始对学习上了心。而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自己想要珍惜那些珍贵的人,自己也尽量多和家人朋友多交流多相处(图片是侯若禹参加中日学生交流活动的合影)Q:对学习开始上心后,你有哪些行动?有遇到什么困难吗?A: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认真,比如上课、作业等等方面,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跟紧老师的步伐,不要钻空子,就一定会有进步。高二疫情网课期间,确实有一些困难,不能做实验,我的论文和活动进度都延后了一学期。后来在假期里面多花一些时间,才赶上来进度。Q:有什么学习上的好方法可以分享?A:第一,不要拖延,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我也有这种情况,但是努力会带来改变。第二点,善用身边的工具、设备,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和文件整理清楚。比如我跟朋友学会了使用电脑快捷键,再比如学会制作思维导图。我做完之后,对复习和写作业的效率都有提高。有效率再加上努力,就能感觉事情有进展。Q:在华双,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什么难忘时光?A:高一,和朋友在新校区的体育馆打篮球,全场只有我们,感觉很爽。我也是游泳社社长,我从小就用游泳来锻炼和放松。当社长,要做好平衡:不仅是自己的学业和社团,每一个社员都要考虑。活动时间、活动项目、都可以调整,不能逼迫大家。社员应该有宽松的环境,让大家放松去做喜欢的事,更能留得住社员。大家在一起运动,放松,都是我很美好的记忆。Q:未来,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A:我觉得开心、健康很重要。关于大学生活,我希望自己能够成长。大学的时光,能给我成长充分的时间。未来工作希望做喜欢的事情,也有钱赚。还有一点,希望以后能够多陪家人,和小时候的朋友一起玩,这样很幸福。关于标化考试通常5、6月份高三提交标化,有很长时间准备。我也上过一些辅导课程,但是我通常会把周末的时间留给学校。华师双语的语言环境,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机会进步。比如,在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就可以全面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即便三年不刷题,也能有很大进步,主要是能力上来了。最重要的是,IB课程中英语B课程,是可以替换雅思托福成绩。在华师双语,十年级我们学了IGCSE的课程也是有可能代替雅思和托福的成绩。假如,你想去的大学,已经同意你做这样的替换,那就有更多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关于EE论文关于我的EE,我也在反思,发现我对EE论文的时间管理不足,没有很好利用假期时间。其次,选题非常重要,选题决定你的实验是什么。我做的生物科学类,量化的实验比定性分析更好,实验数据会更客观,也会用到数学知识,分析的就比较充分。同时,多和老师沟通,老师告诉我方法论很重要,并且指导我去分析,要求我写详细、精确、一步一步写清楚。虽然我们没有到很高的学术级别,但是养成了好的学术习惯。关于专业我选择了生物科学,高中我选了HL生物。学明白生物,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科学解释,也能指导生活,比如减肥、健身,知识都可以得到运用。学习生物,也是知识视觉化的过程,脑中好像有动画片,可以理解很多抽象概念,我很喜欢这样的思维方式。而且未来这个专业也比较有前景,在一些游戏里我看到生物的强大力量,改变的生命和生活。关于大学选择我主要看大学的综合排名,英国卫报、泰晤士报、university guide,也要看专业排名,我还会看城市地址位置,人文环境,比如伦敦和圣安德鲁斯就不一样,伦敦的课余生活会非常丰富。还有看每个大学课程安排:帝国理工是3年理学学士学位,每年课时逐步增加;圣安德鲁斯是五年融合硕士学位,1-3年课时比较轻松,其中可以实习8-12个月。实习在苏格兰海洋馆,我非常喜欢,我以前很想做的工作就是去海洋馆照顾小动物,假如我可以去实习一年,又可以把前面三年的课程运用一下,这样的安排很有趣又有益。关于夏校暑假我会放松一下,一个半月,回到老家放松。如果申请英国方向,夏校可能不是很加分。这个时间我就建议可以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学习、竞赛,做一个论文的计划。可以在假期写第一稿、第二稿,有所准备。关于申请文书重要的是和老师多沟通,升学指导老师以及学科老师都要多交流。UCAS也会有专门的文书指导的文章,可以多看看;甚至每个学校的网站,也会有一些要求,学校希望申请人是怎么写?可以参照网上的意见,多去查查,多寻求帮助。文书不要懒,都是要改很多稿,但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学录取就是看成绩+文书,当然要好好写。和侯若禹的交流,给我们一种踏实的感觉。成长本不复杂,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老师,相信学校的课程。一步一步积累,造就了他三年之后,优异的升学成绩。 恭喜侯若禹同学获得了众多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祝福这个“普通人”,在未来开启更精彩的大学生活。相信这个“老实人”,可以踏实地向自己的未来前进。
-
周彤:乐队女孩圆梦弗吉尼亚大学周彤 Megan Zhou录取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录取专业: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高中选课:HL: 化学,经济,数学 SL:物理,LL,EBEE(专题论文):化学方向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TIME,TEMPERATURE, AND VOLTAGE ONCHROMIUM(VI) IN WASTEWATER.初见周彤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内敛的,在访谈过程中,她讲话简洁明了,慢慢到最后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她搞乐队、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周彤默默地完成了自己高中生涯的蜕变。Q: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自己?为什么是这个词?A:我个人觉得我还挺“轴”的。有些形成的固有观念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改变,所以经常有那些“不听劝”的叛逆危险想法。Q:在高中三年中有经历过什么让你影响深刻的事吗?A:大家一起帮我过生日,能够被大家爱着的感觉挺美好的。Q:在学习或生活中,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A:对于我的整个高中生涯来说经济学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坎儿。我曾经开玩笑跟我同学说,如果我不学经济我的期末复习时间可以节省一半。解决方法非常的朴实无华,就是一遍遍的过书背概念和例子。Q:在高中三年里,你觉得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A:价值观的形成吧。我之前在同一个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所以来到华师双语也算是我第一次离开舒适圈。也正是这个机会让我有幸遇到了很多能影响我一生的人,从而形成了如今的我。Q:你的学科喜好?为什么喜欢这几门学科?A:我还挺偏理科的,单纯更喜欢有答案可循的事物。以前一直偏见地认为理科靠的是理性和逻辑,不过一位英语老师曾告诉过我,学习文科往往也是靠逻辑和理性的思维,希望有一天我能对这句话有恍然大悟的感觉。Q:你是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择学校的?(如何有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A:当时是和老师一起讨论定了ED定UVA的,和他人讨论的过程是很重要的。针对一些跟我一样高中三年对梦校都没有什么概念的朋友,可以考虑在ED阶段选择一个在自己水平微微偏上一点的学校。如果梦想太大反而容易失去一个机会。还有就是逛逛学校官网什么的找一些学习生活方式都比较匹配的学校也更助于渡过快乐的四年大学。Q:大学想选什么专业,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想选这个专业的?A:我的大学Major暂定是CS(计算机科学)。当时想法还挺现实的,抱着计算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的就决定了。Q: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学习方法可以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吗?A:学习方面我患上了“如果不刨根问底地把整个问题搞懂会难受一整天”的奇怪病症,不过不停留答案本身的学习也帮助我在很多程度上省了重复做题的时间。Q:课余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对你来说带来了什么改变?A:看看动漫听听歌玩玩乐队之类的。有助于从现实短暂地脱离一会儿,不过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啊!不然会往中二的现象奇怪地发展下去。Q:以后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A:能够保持对自我的绝对忠诚。Q:你觉得应该如何面对挫折?A:我觉得人一生一定是无时无刻地在面对挫折,所以不用着急克服吧,到了时候自然会有抗衡挫折的能力和思想。Q:对你影响最大的经历?A:学了IB,影响的话每个IB学子应该都会有感同身受的时候。还有,组了个乐队,怀抱着“没有乐队的青春怎么能叫青春呢!”的中二想法冲动行事,不过回想起来还挺值得。 周彤就是这样一个会玩乐队、也非常会学习的女生。令人深刻的是,她的乐队也玩出价值。听她的班主任老师提起过,她曾把举办专场音乐会的收入全部捐赠给了贫困地区的儿童。相信,这是在高中生活中去山区支教研学,带给她的最深感悟。 会学习毋庸置疑,最后她成功申请到了自己的“梦校”---弗吉尼亚大学,为自己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这所被称为“全美最美校园”的大学里,她将开始自己新的旅程。
-
钱雨琪:自由与扎实是走向卓越最坚实的步伐2021年,我校钱雨琪同学在剑桥国际教育评估(CAIE)IGCSE数学考试中,荣获TOP IN CHINA(中国顶尖奖),她优异的数学成绩荣登中国区榜首,受到了全球的认可。2022年1月, 剑桥国际教育评估(CAIE)委员会因疫情原因取消了剑桥卓越学子大奖颁奖典礼,改为举行线上颁奖典礼,并向她颁发了荣誉证书。典礼中,钱雨琪同学通过视频感谢了帮助她的老师和家人们,也默默踏上更具有挑战性的学业发展中。她是一个低调又有点害羞的女生,这次对她的采访更多是一次分享,她希望把更多进步的能量传递给和她一样正在拼搏路上的少年们。华师双语的首个全球大奖,是一位同学在一门学科中取得了瞩目成绩的高光时刻。其中蕴含的更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默契,也是学校生态带给学生的空间与滋养。创新融合扎实基础我校执行校长黄雪锋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学校课程与学生成长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学部G9和G10两年的融合预备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找准选课和大学升学方向,因而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有目的性和积极性。“钱雨琪正是这批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她不仅对自己要求高,也正面影响了周围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同时,这个奖项证明了我校数学组教师的专业高度和教研能力。他们创新建设和实施9年级融合数学课程和10年级IGCSE数学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经历了各类国际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G11到G12年级的两年,学生将进入的IBDP或A-Level课程的学习中。扎实的基础和升学指导教师、班主任及学科老师的共同助力下,我们可以期待,卓越的成绩将成为他们通向世界名校的基石。华师双语中学课程设置宽松≠轻松 这个“学霸”不一般 此次获奖后,我们向钱雨琪了解了她的成长历程,发现她生长的环境和一般的“学霸”大有不同。家庭和学校,都没有给她很大学习压力,向她提出过高要求。但是,她更自由且自主地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钱雨琪参加学校数学周活动Q:爸爸妈妈对你有什么要求?A:我父母在学习上不会强制我的学习内容、方法及时间。相反,他们对我非常宽容,我可以自由安排计划和内容。我的爸爸是一个负责全面的人,他按照我的意向了解了很多大学和升学相关的事项;平时在家,我有不会的数学题会询问我的妈妈。所以,我一向都有充足的个人空间来学习,这也是我认为能够保持长久的最好办法。Q:参加IGCSE考试前,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的?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些好的方法吗?A:IGCSE考试其实并不是难度非常大的考试,考生们在考前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复习,根据不同学科的考试时间来采取不同时间的复习计划。我在考前的计划是先复习那些需要大量背诵的学科,比如物理和经济。之后再复习需要逻辑和理解的科目(化学、生物等),像数学、英语这样的学科需要平日不断积累,几乎每天都需要刷题。这样的话,可以确保在考试前不会忘记太多的知识点,时间上也比较合理。学校数学周活动Q:在华师双语学习的这两年中,你最喜欢学校的是哪一点?A:华师双语是一所并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很大压力的学校。我们拥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老师同学之间不会有很大的距离感。学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会在第一时间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并及时给出反馈。Q:你觉得学校日常教学中令你受益最多的是哪一点?A:在我们学校课程是很合理的。例如,数学课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校安排了充足的课时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钻研,再配合老师的答疑解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明显的进步。除此以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数学周以引起学生们对与数学和思维逻辑的兴趣,这不但给了我们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解题的巧妙方法,令我受益匪浅。朱雅琪老师公开课Q:IGCSE备考过程中,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TA是如何支持你取得学业上的进步的?A:在IGCSE的两年中,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我的数学老师们,Ally朱雅琪老师,Tyler陶真老师和Marris吴磊老师。Ally老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在刷题的同时对数学不失兴趣;同时,即使她工作繁忙,也会很全面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Tyler老师在IG数学学习的中期帮助我巩固知识点,增强数学逻辑能力,他有很多不同与常规的思路来解决难题。Marris老师有很多不同寻常学数学的方法,打开了我最初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与艺术结合展览Q:下一阶段的计划是什么?A:考完IGCSE后,IB的学业压力确实大了不少,大家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或调整。我觉得在这段时间里,我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成绩,减少波动;还有就是在11年级时尽量做完学业外的活动,这样可以增加12年级写论文的时间。Q:你对自己未来的期待是什么?A:在所有的学科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我HL(高水平要求)的三门课,所以我希望能够往生化方向发展。在大学期间,医学专业是最吸引我的课程,并且我非常想着重研究骨科或外科等领域,它们勾起了我对医学的热情与无限憧憬。高中部学生绘制数学主题画作努力、严谨、互助钱雨琪的班主任康彬老师用努力,严谨,互助来形容她。她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我在班级内常常能看到她在埋头学习。面对作业中每一道题目,她都有着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并确保正确。对任何细小知识点的疑惑,她都会找老师问清楚。到后来,课堂当场就能提出发散性的问题。”在求学路上,钱雨琪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学习伙伴,钱雨珽和郭雪玲。他们互相扶持,也帮助同学答惑解疑。这样合作与互助的品质,也让老师们交口称赞。 在华师双语的两年学习生活中,钱雨琪的努力、严谨和互助让老师们看到了她的无穷潜力。康老师说,“钱雨琪的目标是国外顶尖理工科学校,希望她再接再厉,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
陈泽子:让我成为更好的人华师双语的“全生涯规划”体系开展至今,饱含了升学指导、班主任和一众老师的辛勤耕耘。你会好奇,学生受益最大的是哪一方面呢?让我们连线学生代表--G10的陈泽子同学,听听她的感受。陈泽子Princess:喜欢弹琴,跑步,画画。 做事我总能坚持不懈,我认为在坚持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成就感,还可能发现它有趣的方面。 我总是很乐观,就算前一天发生了天大的坏事,我第二天起来都会满血复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我非常喜欢我的学校,所以我希望可以以最好的成绩为华师双语争光。Q:在这五个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 我最有兴趣的是:专业及职业探索课程体系。我一直在想,我喜欢的领域和我未来谋生的职业是怎样的关系呢?我喜欢钢琴,享受闪耀的舞台,向往成为一名演奏者,我在暑假的时候每天练习4个小时毫不厌倦。我在十二月的时候参加了高中部音乐会的排练,这次活动让我又兴奋又忙碌,因为我需要上四个节目! 在排练的时候我因为曲子太多,再加上另外的活动也突然需要我录制另外一个圆舞曲,我有点手忙脚乱,因为没有处理好细节让老师有点失望。幸运的是通过一个周末的额外的练习,我恢复了状态,顺利完成了音乐会与圆舞曲。 在舞台上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自信,感谢任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可是家人和老师认为走艺术的道路可能“找不到工作”。经过大家的劝导,我现在暂时把化学作为我未来主攻的学术方向之一,可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问号“我有没有希望,成为一名钢琴老师呢?”Q:这个学期你最自豪的一刻是什么时候呢? 应该是高中部心理日的活动。 说来有意思,这个我一开始没有报名,因为怕影响学习。后来老师主动找我做组织者,我不好意思拒绝所以答应了。不出所料,筹备的工作量很大,而且遇到了困难:企划案。 什么是企划案?我问了妈妈才知道,这是公司做活动的计划,其中包含了:负责人、时间、任务。怎么做计划?妈妈手把手教我做excel表,我居然学习了不少excel的技巧,以后应该用得到。Q:这个活动中有没有让你奔溃的瞬间? 当然有,当我一整个晚上都在做计划,依然被老师修改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当我精心挑选了零食作为礼物,结果被告知疫情原因食品入校需要被严格管理......但是当我看到同学们踊跃参加活动、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在抽奖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里都在发亮,我突然觉得,值得! 如果当时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没有妈妈的帮助,没有自己的坚持,这个活动不会那么成功。同时,我也从这个活动中发现同伴的认可给我带来无穷的动力和满足感。如果下次我还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会试着和其他负责的同学更多沟通,一同筹备,学着聆听,接纳和换位思考。(活动现场照片)Q:你最想感谢升学指导什么? 是临门一脚的推动力。 我的理科不错,升学指导推荐我报名参加USAD ,也就是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nited States Academic Decathlon®),不过我一直没有开始。直到老师再次提醒我,12月份有演讲比赛,2月份去长沙参加比赛,我才意识到时间紧迫,在期中考试后集中精力: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定期指导和集中学习,每周二、三、四晚上,我们几个参赛的同学集中学习,由专业教师答疑解惑。 USAD的集中自学我在一开始并没有积极参与,总认为晚上留在学校学USAD会影响校内学习。在班主任的提醒下,我知道了老师给同学们安排了互相上课的活动,我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做的事,在那一周开始了积极参与。 我一开始使用的是思维导图的讲解方式,第一次的效果是不错的,可是在第二次内容增大很多的时候,它花的时间开始有点太多了,思维导图也变得冗长,导致同学们没有兴趣听。第三次我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改为通过题目讲解,不仅变得更有效率,当天的氛围也很活跃。我感觉有的弯路是不得不走的,但是这些努力都不会白费,是为了更好的结果做铺垫。 你知道吗,我们比赛的时候要在外面住几天,这对我是一个挺大的挑战,我从来没有寄宿过。升学指导鼓励我勇于跨出第一步,因为我未来需要出国独立生活。所以我会把握这次跨省比赛的机会,好好体验一下的。Q:你做过哪一份令你记忆深刻的作业? Mr Levkin 教的Critical Thinking Writing有一份作业:Who do we trust and why? Is there a pattern to this? Can you differentiate between personal and shared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this? How can we tell what the truth is? 我的答案是:我信任的人有三种:最熟悉的人、喜欢的人、有权威的人。因为没有透视眼,我们或许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全部的事实。但是我会选择信任。其实一开始我有点怕这门课的,以至于我一直拖到deadline前1个半小时才点开文档。不过,在我放下笔的那一刻对自己说:“我可以最后才落笔,但是我需要早一点去思考这个问题。”拖延症最可怕的是打开作业的前一刻,真的做了其实没那么难。现在,CTW已经成为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
张云馨: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张云馨同学是一位健谈又爱笑的女孩,在与她的聊天中,总能让我感到十分的愉悦。在学业中,她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在生活中,她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而辩论,是她的兴趣爱好之一。她在学校里成立了辩论社。我从前在一次辩论比赛中见到过她,辩论时的她看起来轻松而又自信,不仅如此,语言也很清晰有条理,让我羡慕不已。同时也不禁想要多了解了解这个女孩。 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一个人究竟是是怎么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帕森斯朱家仪: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时装师我是华师双语学校2019届也是华师双语第一届毕业生朱家仪,目前在就读于全美服 装设计排名第一的帕森斯服装设计学院。我现在非常确定自己热爱时装设计这⻔专业,但是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却十分迷茫,我不知 道到底是选择体制内的高中参加高考,还是选择国际课程日后出国留学。非常幸运的是,在那个时 候我找到了我的校⻓,在和校⻓的交谈中她告诉我,我的迷茫是正常的,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 惑。IB课程是一个能够帮助我解决问题的课程,因为它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六⻔课程,为学生在大 学选专业时做一个参考,并且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区分课业的难度。于是,我选择到华师双语学习IB课程。第一年pre-ib的学习令我很焦虑,因为突然转换到了全英文授课的环境,并且大多数课程都 是不同国家的老师进行教学。所以就算是课后找老师问问题,我也得用英文进行提问并接受老师用 不同国家发音的英文进行解答。所以一开始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但是正因为这样沉浸式的 英语环境,逼迫学生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听说能力,增加词汇量......我的托福在没有刻意补习的状 态下,从初中毕业只有七十几分的成绩,到高一结束已经提升到了九十几分。并且,每个国家的老 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格,很多老师偏向于自己先把这个知识点进行一个基本介绍,然后让学生 自己去阅读以及搜索知识资料,并且在班级中进行演讲。刚开始时我也非常不习惯,因为自己从来 没有自我查阅过那么多资料然后总结归纳,然而需要演讲这个环节,就会迫使你去梳理内容,当你 讲出来给同学听的同时,你自己也把知识深深印在脑海里。这和我现在大学老师教课的方式非常类 似。教授会简单的引入一位服装设计师,然而我们需要自己在图书馆阅读这位设计师的书以及网上 关于这位设计师的作品和采访。把资料整合起来,作为灵感来源,然后开始设计自己的服装,最后 介绍自己的作品。所以,高中三年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我适应大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使我在大学的第一年就能获得全A的成绩。(大一被学校官网展出的作品)学校的课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在校的三年中,学校曾多次带我们去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 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例如去到日本的⻓崎,与姐妹学校进行友好访问。还有去江⻄铅山畲族学校进 行支教活动。这个活动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年学校组织我们去的时候,我和另一位同学为当地 的学生上语文课,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畲族小学的师资有限,所以学校并没有开设 艺术类的课程。我觉得十分可惜,因为在我学习IB视觉艺术这⻔课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艺术 带给人的快乐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所以第二年,我向校⻓申请自己成立一个社团:《人文交流社》 先招募社员,然后带领他们去铅山进行艺术支教。我注意到其实畲族有自己的服饰和图腾,但是大 多数的畲族小学生却并不了解。所以我和我的组员做了大量的资料搜索,然后制定了一个畲族⻛情 服装秀计划。我们购买了很多艺术工具和布料,运输到学校,然后在那里教他们如何在布料上画 画,呈现出带有畲族元素的服装,最后为他们办了一场服装走秀。当学生们在红毯上走秀时,我能 看⻅到他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和自豪,我们的心里也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我觉得这就是艺术能够 带来的力量。(铅山支教图片)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时装设计这个专业?记得在高中的一次艺术作业中,我设计制作 了一件连衣裙,得到了我的法国艺术老师christelle的赞赏和肯定。当时的我没有受过服装设计的训 练,并不知道怎么看布料的纹路,也不懂怎么科学的缝纽扣和袖子,但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竟然完 成了一件服装,并且在过程中我一直受到她的鼓励,她能看⻅我敢于创新的态度。尽管衣服并不完 美,做工也略显粗糙,但这件衣服确实燃起了我对服装设计的激情,点燃了对艺术的向往,所以在 高二时我决定报考帕森斯时装设计学院。我积极地准备着作品集,并且把我在畲族的执教经历和当 地的文化融入在作品集中。(作品)学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高中期间就可以了解到国外知名大学的课程和教学,经常会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的老师来举行讲座。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澳洲的悉尼大学,加拿大的皇后大学,多伦多大学等等。在听这些讲座时,学生不仅会了解每个大学的招生要求,以及每个大学的强势专业,从而知道自己该如何努力,并且也会对于这些名校的校园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我同届的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听了这些讲座,就真的发现其中的某个学校很适合自己,然后考进了这些学校,并且在这些大学中充实的学习着。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皇后大学的人在介绍它们校园特色的时候,提到过这所大学的伙⻝,是全加拿大最好的。就这句话突然一下就打动我了。然后我就和爸妈说我要考皇后大学。他们听到我要考这个大学的原因的时候特别诧异,觉得我太草率了。就在高一暑假安排我去了一次皇后大学的夏校。在那里吃了几天之后我发现,也没什么独特的。后来爸妈就和我分析说,大学肯定是做⻄餐,也许他们⻄餐是加拿大学校里做的最好吃的。可能是我这个中国胃吃不出区别。所以就是这些讲座真的可以激发学生去了解什么大学更适合自己。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和许多大学生一样,都在自己的城市上着网课。除了上课之外,多 出了一些业余时间。今年大学二年级的我想要为自己毕业之后的事业做一些事情。当我第一天踏进 华师双语校⻔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墙上的一段话,就是让华师双语变成一个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校。 而我的内心也有一个目标就是能成为一名影响世界的中国设计师。去年九月份我参加了江苏卫视的 《一站到底》⻘创季。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学生进行个人展示以及知识pk。在节目中我不仅 结识到了和我年龄相仿,就读于国内清华北大或者是国外顶尖学府哈佛耶鲁的学生,看到了他们身 上的到了闪光点也在舞台上充分展现了自己。我为那一场比赛的所有参赛选手都设计了衣服,并且 也在舞台上谈论起我的大学以及高中生活,告诉观众们我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我的艺术梦是怎么 发生的。我认为,如果想要成为影响世界的设计师,首先第一步就是让更多人认识你,了解你。高中的这三年,校⻓和老师们引导着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且为之而努 力。我在收到帕森斯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收到了多伦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我犹豫不决时候校⻓ 又一次和我谈话。她说:今后的社会需要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T型人才,本科阶段无论你是选择帕森斯深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是选择多伦多大学先更多了解其他学科,到研究生阶段再深入学 习自己喜欢的专业都是可以的。关键是你选择了就要坚持。最后我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去。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能够影响世界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同时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回到华师双语为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就像在大学教我的这些教授们,他们都是艺术时尚界的精英,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独领⻛骚也乐于回到校园把在职场上获取的经验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