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科学的种子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悄然生长。今天,我们迎来校庆周第二日——“爱因斯坦科学学院日”(E HOUSE),一场融合趣味与探索的科学盛宴正式开启。在这里,科技不是遥远的词汇,而是每一个动手瞬间的真实体验。
科幻观影
中高年级同学在大剧院感受《火星救援》中展现的太空科技与求生智慧,低年级同学则在报告厅体验《长江7号》中科技与情感的温暖对话。影片中展现的科学想象力,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动手实践
科学市集的实践区域格外热闹。在这里,高年级同学化身“小老师”,耐心指导低年级学弟学妹操作传统科技项目。
古法纺织机的吱呀声、缫丝技艺的精妙手法、灌溉水车的巧妙设计、水稻里的大乾坤,在大小牵小手的互动中,科学精神得以传承。
不落的乒乓球在气流上方轻盈起舞,展示着伯努利原理的奥妙;筷子提米于杯口之间见证巧力,诠释着静摩擦的稳固;手摇发电机将动能化为闪烁的光点,揭示能量守恒的定律;金属探测器在探寻中鸣响,叩开电磁感应的大门。七巧板拼图考验着同学们的图形感知能力,木块搭建则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结构与平衡的原理。



















思维训练
除了动手操作的乐趣,思维挑战同样吸引着同学们踊跃参与。高级24点挑战赛锻炼了同学们的心算能力与逻辑思维,数独游戏培养了他们的数字敏感度与推理能力,电路连接实验让他们直观理解电流与导通的原理,分子模型搭建则帮助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创新展示
最令人振奋的是,多个展区展示的都是同学们的自主创新成果。“免弯腰摩天轮鞋柜”、“月球溶洞基地探索”等创意项目,展现了学生们出色的工程设计能力;AR森林探索、无人机演示、AI学习助手、安全监测系统等科技作品,更是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最佳证明。这些创新项目不仅体现了同学们的创造力,更彰显了学校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
“旭宝”拼图碎片收集活动持续进行,同学们在完成各项科学探索的同时,也收获了第二片属于E HOUSE的独特记忆。
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也是学生开启未来之门的关键。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在动手实践中巩固了知识,更在团队协作与思维碰撞中提升了科学素养。




未来属于我们,更属于你们,愿你们在广阔的科学天地中勇敢探索,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